或许从现在开端,对于那些期望长期发展的房地产企业而言,它们将在今年接下来的日子里迎来购置土地的绝佳机会。而且,开端认识到这一点的企业也越来越多。
时隔两月,地产调控风暴最激烈的城市之一——北京土地楼面价已经降落至每平方米2712元,下调幅度接近6成。
4月中旬开端的房产调控政策出台至今已经两月有余,在强烈的张望情感下,虽然全国各大城市商品房成交量持续保持低位,但与楼市中的景象有所不同的是,一些实力雄厚的地产企业,已经开端在冷雾笼罩中的土地市场中逆流而上,纷纷开端了自己的土地“抄底”之旅。
实力房企忙“抄底”
万达团体可谓其中的“最激进者”。6月28日,在福州的一场土地拍卖中,面积为189亩的金山江夏地块被其以接近9.5亿元的底价收入囊中,这已是该企业在6月购置的第四块土地了。
此前,万达团体分辨于6月18日购置了江苏常州一宗面积近7.5万平方米的地块,耗资近2.8亿元;6月4日,购置郑州一幅占地139亩的土地,耗资2.9亿元;6月2日,购置武汉经济技巧开发区一幅面积近12万平方米的商业用地,耗资3.5亿元;另外,即使是在房产调控政策刚刚出台不足两周的4月底,万达依然在湖南长沙以26.5亿元购置了一块土地。“不足两个月,万达已经在买地上投入了近50亿元国民币,这样的节奏,就是楼市调控前也不多见。”一位独立房地产评论人这样评价万达的举动。
行业龙头万科也有着类似的举动,5月份,虽然其销售量大幅下滑,但在土地市场上,万科依旧悄然购入了8个新项目。而另据粗略统计,万科在今年已经买入了至少35个新项目。此外,保利、绿城等这些行业标杆都已经开端在近期趁淡市频频出手低价吸纳优质地块。
近期,活泼在土地市场上的不仅仅是这些“大鳄”,一些资金实力坚实的新锐力量出手买地也是高调而锋利。
中国指数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6月份的第三周,在全国20个重点城市的住宅用地成交榜上,楼面地价排名前两位的杭州两块土地就是由“宁波帮”一举包揽,成交总价超过19亿元国民币,两块地的楼面价分辨是14230元/平方米和12860元/平方米,已和周边地段在楼市最火热时卖出的价格相差无几。
闻风而动的除了众多企业之外还有不少个人。比如在6月第二周厦门土地市场上,一名叫孙建东的竞买人便以6200万元国民币购入一块土地,楼面地价1550元/平方米,溢价47.62%。而在6月28日福州的土地市场中,出让的六幅土地有三幅都是被个人竞得,成交价格分辨是1.21亿元、6600万元和2000万元,楼面地价分辨是22575元/平方米、19760元/平方米和25138元/平方米,均是大幅溢价。
而《投资者报》记者梳理了5、6两个月土地市场的相干数据,以全国20个重要城市的住宅用地成交情况来看,成交量从5月第一周的184万平方米先是缓步降落,到5月第四周甚至呈现了仅6万平方米的成交数字,然后又开端逐周回升,6月的第3和第4周成交量又大幅升至195万平方米和168万平方米。其间的土地购置方除了以往耳熟能详的那些地产“常客”之外,也不乏如新华都[17.10-2.23%]、宁波荣安等众多新入局者,种种迹象表明,一片看似略显萎靡的土地市场背后,正在暗流涌动。
逆市购地三逻辑
综合地产调控以来土地购置方的行动会发明,较之调控前层出不穷的非理性竞买,现在企业在买地过程中表现出了非常明显的理性和打算,同时,企业的购置观念也开端分化。
在企业近期的买地举动背后,记者观察发明基础的逻辑不外乎三种:首当其冲的一种就是——便宜。
像万科、万达、保利等品牌房企在5、6月份购置的地块基础都位于二、三线城市,不少城市本身地价就不是很高,调控政策出台后受总体市场影响更是有所降落,最后基础上都是以底价成交,楼面地价大多是一两千元,甚至不足1000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