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条件是货币政策必须转向。结构转型与经济转型的任务已经提出超过半年时间,但这种转型到现在还没有真正展开,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目前的流动性过于泛滥。货币政策的全面收紧是经济转型真正开端的重要标记。经济转型的另一个前提是高房价的理性回归,没有这种回归,社会上的大多数人买不起房,就很难增进人们放心花费,需求拉动型经济的形成也只能是一种幻想。货币政策的收紧是一个必要和必定的过程,在结构转型取得成效、货币政策再一次转向宽松的时候,股市转折的预期向现实的转化就可能开端进行了。因此,股市要实现转折,必定会经历一个货币政策由收紧再到宽松的过程,而这样的先紧后松将对股市形成更大的刺激,其转折的力度与强度也都将大大超过以往。
第四个条件是通胀必须得到有效把持。通胀无牛市,特别是在严重的通胀形势下,股市要实现反转是不可能的。这就请求在全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必须正确把握货币政策的方向与力度,而且还要认真处理好经济增加与把持通胀的关系,更不能呈现通缩或“滞胀”的局面,否则不但经济转型会遇到重大阻隔,股市转折也会遇到严重障碍。
股市必须调剂到位
第五个条件是股市必须调剂到位。现在,上海股市的估值虽然已不算高,但如果把上市公司的盈利预期考虑进去,那么这种估值也不算低。去年年底,国内重要机构对今年的股市走势之所以会做出如此严重的错误断定,一个重要原因是对上市公司事迹的变动趋势在断定上呈现了问题。在股市迭创新低并进入熊市后,这些机构又纷纷调剂对上市公司的盈利预测,把今年的事迹增加从本来的25%下调到15%。股市的运行趋势请求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事迹变动趋势有一个相对正确的把握,没有这个基础的前提,所做出的预测或许就是有意误导。在我看来,这一轮的股市调剂将会使中国股市的估值不断走低并处于全球重要股市的末端,指数的绝对值也会处于历史低位,当股市成为绝对的价值洼地时,市场就离转折的到来为期不远了。同时,股市转折在估值上还有一个必要前提,那就是重要行业中的龙头企业,从发展的下行周期重新步入上升周期,而现在的银行、钢铁、建材、有色和其他资源类行业与企业,都已经走完了一个完整的上行周期并且都在步入下行周期。在这样的背景下,股市估值过低的断定就很难成立,特别是在创业板与中小企业板的估值都还悬在天上的时候,这种断定就更没有客观根据。
第六个条件是股市呈现重大制度创新。中国经济在某些方面或范畴呈现了重大的技巧创新,进而为中国股市注入了前所未有的能量、动力、想象力,那就会引发股市呈现重大转折,并且使得这种转折具有前所未有的爆发力和推动力。
上述六个方面的条件,核心是经济转型,但其他几个方面也可能带来市场格式的重大变更。因此,我们既要对这一轮的熊市有充分的思想筹备和制度筹备,又要根据不断变更的形势对股市的趋势断定做出调剂,盲目标自负与过于的悲观都不利于市场的发展与投资的选择。就股市自身的发展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完善制度和创新机制,危机往往是制度创新的良机,也是市场走出困境的契机。体现在股市政策上,就是要变消极的股市政策为积极的股市政策,变危机型的股市政策为发展型的股市政策,变过度“圈钱”的股市政策为以资源配置为主的股市政策。股市政策的这些重大调剂,既是应对未来市场格式演变的需要,也是市场长远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在这方面,需要全部市场与管理者的更大魄力与积极努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