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亚洲之外的很多国家,由于不需要通过发展土地拉动经济发展,所以不太重视区域的大小,而是更强调分权治理。
中国的邻国日本,现在的47个都道府县行政区域体制,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形成框架,至今没有大的转变。一些日本学者和专家、甚至管理部门的人员也曾提出过各种行政区合并或调剂的看法与计划假想,但由于大的区域范畴调剂或转变的成本很高,也会由此引发许多不便,因而几乎没有动过。事实上,日本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区域行政管理问题也不容乐观,经过其后数十年的不断改革调剂,并联合其当时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采用了许多有利于都市间、区域间交换和要素畅通的措施,使得各个行政区之间的交换逐渐趋向方便和一体化。日本的新干线是全球评价和运营效率较高的高速铁路系统。其最初的东京至大阪新干线,尽管是1964年东京奥运会邻近揭幕之前才正式建成通车,但是,建设这条新干线的计划假想早在日本明治维新时代就已经形成,在其后的100余年时间里,该项工程的空间安排及其建设所需土地都一直得以保存,并未因发展阶段转换及其行政管理等的调剂而变更,给人印象深入。
不论是前车之鉴还是别家的经验之谈,都告诉我们不可把“药到病除”幻想化。
治标又治本才干博得百姓心
可以确定的是,北京这些年发展速度很快,单从环路来看,从二环到五环甚至六环,几年的时间,如此迅速的发展必定带来资源合理调配和发展思路的转换。
从全国的角度来看,当前在交通更加方便,物质更加丰富,尤其是人口流动更加频繁的前提下,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源,在对自然和社会资源最小的耗费下获得更快的发展,让行政管理的效能进一步进步,让老百姓更幸福地感受到社会发展的进步,这应当才是北京行政区划调剂的方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