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新政下购房者心态调查报告》,报告显示,近九成北京的受访者表示房产新政对其购房计划产生影响,一半以上的人表示将暂时观望,再作打算。
调查·新政影响
房产新政影响了近九成受访者
记者从报告中发现,88%的北京受访者表示房产政策将对其购房计划产生影响,其中50%以上的人选择观望。
中央和北京的房产政策将对多数消费者购房计划产生影响,其中42.4%的受访者表示影响较大,22.4%的人表示影响较小。而认为无影响与不好说的人比重仅占10%左右。
表示政策将影响其购房计划的消费者中,54.0%的人表示将暂时观望,再作打算,该比例超过其他情况,稳居首位。21.0%的人将延迟购房;仅4.8%的人表示将加紧购房。
分析
家庭年收入15万以下
管燕表示,其实北京的刚性需求很大,改善性住房和婚房需求较大,北京家庭年收入结构在15万元以下,而现在五环内的房子都是每平方米2万,这剥夺了他们的购买欲望,从而这种刚性需求被打压,就导致了消费者暂时观望。
调查·心理房价 下半年 出现房价最低点
报告还显示,近半数的人认为房价最低点将会出现在今年下半年。
约60%的受访者认为房价最低点将会在今年出现,其中49.6%的人认为今年下半年最有可能出现拐点。另外,有27.2%的人认为最低点可能出现在明年。
分析
开发商抗压性强拐点不会快出现
中国指数研究院顾问咨询部研究副总监管燕博士接受法晚记者采访时说,经过他们调查研究,许多开发商去年盈利很多,实力雄厚,导致他们对现在的严厉政策具有很强的“抗压性”,从这个层面上讲,楼市拐点不会很快出现。
但是,从4月17日的国十条到4月30日的京十二条,这些政策对楼市打击力度很大,可以用“史无前例”来形容,所以很多市民觉得这些政策都是来自政府的声音,因此觉得房价应该会降,并且预测楼市的拐点出现在今年下半年。
由此不难看出,这一轮的地产调控很大程度上是一次外科手术式的“精确打击”,主要目标是平抑投资、投机推动下高涨的房价。它之所以会对市场产生强烈的冲击,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改变了人们看涨楼市的心理预期。
记者发现,“新国十条”的出台让一季度以来急速升温的北京楼市开始出现降温端倪。据了解,楼市新政出台前四天,北京楼市新增需求锐减八成。
背景链接
今年“两会”后,中央调控房地产明显加大了力度。4月14日以来,国务院房贷新政重拳出击,推出了一系列的房地产调控政策。
例如:国务院4月17日发出的通知指出,商品住房价格过高、上涨过快、供应紧张的地区,商业银行可根据风险状况,暂停发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加快研究制定引导个人合理住房消费和调节个人房产收益的税收政策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