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住房在未来15年到20年得拆了重建。”中国城乡建设经济研究所所长陈淮语出惊人。他认为目前城市房子管理格式以及配套设施都远不能适应今天城市发展的需要,只能存在10-15年。
在我看来,建筑短命重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建筑质量本身不过关。从“楼脆脆”、“楼歪歪”、“楼薄薄”到“楼垮垮”,这些建筑质量安全事故既对住房质量敲响了警钟,也是对高房价的讽刺。其二,旧城改革步伐过快,城市计划变动频繁,陷入了“领导一句话就变”的计划怪圈。既浪费社会资源,挤占民生投入;也打乱了城市总体的计划安排,导致城市计划缺乏持续性、前瞻性。面对建筑短命的为难,如何进步建筑质量,达到科学计划,转变大拆大建的浪费发展观,摘除“最大建筑浪费国”的耻辱之帽,值得反思。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