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楼市调控的要害时刻,银监会澄清社会传闻之举,意义深远。充分表现了监管层保持调控力度不放松,确保政策实行的稳固性和持续性的决心。
打击开发商囤地、开展新一轮房地产贷款压力测试、叫停第三套房贷。
随着近期监管层对楼市调控政策的层层加码,有关楼市调控力度松动的传闻不攻自破。
部委联手打击囤地
囤地是部分房地产企业生钱的偏方,这是开发商公开的机密。这一延续了多年的潜规矩,在此轮调控中成为众矢之的。日前,泛海建设囤地5年超过经营30年利润的消息一经曝出,大众,哗然。让泛海建设囤地的行动昭然于社会的,是一份在业界被称之为《有关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闲置情况表》,这是国土资源部针对土地闲置问题组织开展集中整治的成果之一。目前,一些相干的开发商名单已经交予银监会,银监会将据此对开发贷款做一次全面的风险排查,并根据闲置土地类型对贷款及时采用保全措施。
国土部请求,已闲置满一年不满两年的,按照出让或划拨土地价款的20%征收土地闲置费;土地闲置满两年、依法应当无偿收回的,坚决无偿收回,重新安排应用。而银监会有关人士也向记者表现,银行方面已经请求坚决落实4月14日以来国务院出台的系列调控政策,其中对于有闲置用地的房地产企业,履行限制贷款、结束授信的政策口径。
据悉,国土部门将闲置原因一栏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于企业自身原因导致的土地闲置,另一类系由处所政府的原因导致的土地闲置。根据此前的《闲置土地管理措施》和《国务院关于增进节俭集约用地的通知》规定,对于有闲置土地记录的企业将予以限制贷款和结束授信。
某商业银行人士告诉记者:现在因为企业自身原因导致闲置的,政策是很明了的,一律停发新开发项目贷款并逐步收回原有贷款。由于处所政府原因导致的闲置,银行方面在信贷政策的口径上,还没有明白的说法。
北京一家股份制银行的人士也向记者证实:对其他原因闲置土地的企业,该行目前正按照银监会的规定,配合有关部门拟定改良计划,并积极保全资产。联合贷款条件和贷款合同的束缚,采用处分、保全等接济措施。
此外,继国土资源部将全国1457宗闲置用地详情交付银监会后,监管部门近期也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表达了类似看法,盼望后者能供给有关开发商的名单以便监管。
房贷压力测试加码
而与打击囤地行动一起进行的,还有银监会重启的部分城市房地产贷款压力测试,与前期相比,压力预设条件更大大加码。
前期开展的压力测试成果显示,在房地产价格降落30%、利率上升108个基点的重度压力环境下,样本银行房地产不良贷款率会上升2.2个百分点,税前利润降落20%;46家农村商业银行不良率将上升3.5个百分点,贷款丧失率增加30%。这也就是说,如果房价下跌超过30%,风险十分现实。
不仅如此,上述商业银行人士还告诉记者:银行系统内与房地产相干的高低游行业贷款余额更大,且授信业务中一般没有抵押品,有的也重要为房地产,其风险和市场价格波动关联度极高。
记者还从有关方面证实,从上月开端,监管层已经请求各银行开展新一轮压力测试,而测试假定条件在本来房价下跌30%的基础上更为严格,对一线城市房价上涨过快的地区,预设房价下跌50%的条件下进行压力测试,并分地区、分贷款类别开展压力测试,同时要对与房地产关联度较高的钢铁、水泥、建材等行业的贷款敞口联合风险变更做压力测试。
与此同时,业内专家也表现,压力测试是商业银行经常应用的前瞻性风险管理手段之一,房价下跌50%只是极端情景假设,并不代表监管层对房地产市场走势的断定,也不代表房地产信贷政策可能呈现变动。而此番布防,可视为监管层的未雨绸缪之策。
第三套房贷被严格监控
6月以来,随着楼市调控的持续深入,一线城市里一些全国性的品牌开发商采用了本质上的降价促销策略,为数不少的新开楼盘价格低于之前的市场预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