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淑芳
举动代号——“虚拟经济阳光化”
互联网国家举动
盗号频发、外挂横行、无故“封号”、停运不退款等问题不断的网游行业,在经过了十年“蛮横生长”之后,即将结束混乱时代。
2010年6月22日,文化部正式出台《网络游戏管理暂行措施》(下简称《措施》),首次系统地对网络游戏的娱乐内容、市场主体、经营运动、运营行动和法律义务做出明白规定。
这并非孤例。近一个月以来,相干部门频繁出台各类管理措施条例加强互联网监管:工商总局的《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动管理暂行措施》、国民银行出台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措施》以及广电总局下发的《互联网电视内容服务管理规范》与《互联网电视集成业务管理规范》两大文件。
种种迹象表明,网上的经济行动正在受到相干部门的器重和认可。国家对互联网的监管正在收紧。在电子商务(电商频道)、网络游戏发展十年之际,“虚拟经济阳光化”成为这次“国家举动”的代号。
脆弱的玩家权益
根据易观国际的数据,2010年第1季度中国网络游戏市场收入范围达78.19亿元,重要推动力为第一梯队厂商:腾讯、隆重,以及其他厂商。易观国际分析认为,中国网络游戏市场产品供大于求、同质化严重,导致市场增加放缓至近年最低点。
在过去的10年,网游公司蛮横生长,利润率动辄高达百分之八九十。然而,过快的增加背后是,道德底线与暴利收益总是被轮番拷问,无法可依造成了太多的灰色地带。
肆意发行虚拟货币;利用网游从事变相赌博和博彩牟利;拥有中断、终止或删除用户账号的绝对权利;可以随便行使包含封号、罚没道具甚至禁止某些功效等“停权”;占领用户未应用完的预存资金而不在“转服”甚至“停服”时予以归还。
对于损害到用户的行动,暴雨娱乐CEO朱威廉表现,可以罗列出上百种:小到随便修正游戏的内容,比如一把红色的刀,未经用户批准就改成蓝色的;大到游戏突然结束运营,却不归还用户的预存资金。
2009年4月28日,千橡团体旗下猫扑的网页游戏《猫扑七龙纪》突然结束了服务,上千名玩家受到影响。猫扑称会将付费玩家账户中的余额存入公司的另一款游戏中,不批准的玩家也不能退回余款。
2010年1月,《热血传奇》的一位河北玩家与其他玩家PK时获得了战利品——一枚极品游戏设备“回生戒指”,成果被游戏运营商隆重以偷盗他人所得为由强行收回。
理由是根据该用户参加游戏时所签订的《最终用户应用允许协议》:用户对隆重游戏管理人所进行的询问应据实澄清,否则隆重公司有权终止用户应用线上游戏。隆重公司发明不法或可疑行动者,有权随时通报司法或有权机关处理,并有权同时向该机关陈报用户的基础材料及行动供该机关调查,用户就此所产生的不便或困扰,不得向隆重网络恳求任何侵害或补偿。
此类案件已经越来越多,事实上,因“封号”而产生的纠纷已经成为玩家与游戏运营商之间的最大沟壑。由于法规缺失,“乱封号”现象难以杜绝。《措施》的出台,有望使这一现象得到改观。
“霸王条款”时代结束
就在一年前的6月,文化部、商务部联合颁布了《关于加强网络游戏虚拟货币管理工作的通知》(下简称《通知》),该通知叫停游戏中的“开箱子”功效、虚拟货币发行总量按季度报送、且发行企业禁止对外支付经营。这些措施令众多游戏公司的营收和利润率都有明显降落。
然而,这对于暴利的网游业结束“蛮横生长”还远远不够,监管部门如果想实现对于网游业更为有效和持久的管理,必将有更具力度的措施出台。
“这次是以部门法规推出,地位仅次于法律,比《通知》更具效率;内容上也比《通知》更为全面,可以称得上是网游行业的‘基础法’。”某网游业资深人士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