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法务和财务人员很早就开端准备材料,筹备上报央行。预计第一批可能会先发几张牌照,我们确定会积极争取。”附属于腾讯旗下的财付通一位相干人士表现。
相对来说,业界“老大”支付宝要出言谨慎一些。支付宝CEO彭蕾在接收本刊记者采访时说,支付宝正在等候后续细则出台,“我们会积极筹备,争取一年后全面合规并取得牌照。”
行业未到“洗牌”时
央行在答记者问中表现,截至2010年一季度末,共有260家非金融机构法人向中国国民银行提交了支付业务登记材料。而支付宝和财付通是目前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最大的两个参与者,易观国际的市场调研数据显示,2009年它们交易的市场份额分辨达到52%和24.7%。两者均表现,目前的业务不会受《措施》出台的影响。对于注册资本等请求,两者无疑都能轻松达标,惟一的难点可能依然在于沉淀资金。
根据《措施》,支付机构接收客户备付金的,应当在商业银行开立备付金专用存款账户。支付机构的实缴货币资本与客户备付金日均余额(指最近90日内,支付机构每日日终的客户备付金总量盘算的平均值)的比例不得低于10%。业内人士指出,这些条款基础是针对支付宝和财付通这两家履行担保交易的支付公司设置的,因为其占领的市场份额大,产生的沉淀资金宏大,且资金的沉淀期也较长。
对此,财付通表现,公司注册资本(实缴货币资本)为1亿元,而其日交易量远小于支付宝的12亿元,因此可以满足监管请求。而有行业人士预估支付宝每日资金沉淀很可能以百亿计,如果其注册资本仍保持2004年底成立时的1亿元,则无法合规。支付宝方面并未正面回应是否要增资的质疑,但回想到4月阿里巴巴团体曾经发布,在未来五年内持续向支付宝投资50亿元,则可感到其未雨绸缪之意。
尽管如此,包含摩根士丹利在内的市场分析大多认为,《措施》的出台对支付宝、财付通这些业内领先者会带来较大益处。但同时也特别指出,由于雅虎和软银共同持有支付宝母公司阿里巴巴团体约80%的股份,而来自南非的一家媒体团体Naspers则持有财付通母公司腾讯35%的股权。因此,他们认为,在与外资相干的新政未出台前,中国电子支付业务所受的影响仍将较为有限。
即使是对那些“第二梯队”的第三方支付企业来说,《措施》也不会带来所谓的“洗牌”,因为经过了2009年的备案摸底,此次规定的准入门槛并不算高。比如,规定支付机构累计亏损超过其实缴货币资本的50%时才会被责令停业,并且申请时“持续盈利两年以上”的规定,针对的也是“申请人的重要出资人”而非支付企业本身。
“在线上的第三方支付企业中,范围以上的也就十来家,它们都能符合标准。而那些小公司尽管不达标,但就算没有《措施》,它们也会在市场竞争中被自然淘汰。因此《措施》其实并没有带来太大的变更。”曹飞对本刊记者说,“具体发牌的数量和节奏,都在央行的控制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第二梯队”大多集中在上海,而支付宝和财付通的总部则分辨位于杭州和深圳。上海金融办主任方星海6月23日向本刊记者表现,上海方面正在加紧研究《措施》的内容,以决定下一步如何履行贯彻。他认为,《措施》总体还是保持适度监管,对行业的发展和规范有利。
“《措施》确定了全部第三方支付行业的法律地位和行业价值,这是它最大的意义,但具体操作方法还要等候后续规矩。”曹飞称。财付通方面认为,有了《措施》就有了边界,可以在这个框架内勇敢创新。“给了我们资质,就有利于扩大品牌影响力,毕竟是获得央行认证了。”上述财付通人士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