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1小时后,顾客从网站上购置的商品已经被完好地打包装箱,放在相应地区配送站点上。每当夜幕降临时,负责商品配送的货车便开端陆续驶入,将包装好的“订单”装车。
“只要是8点以前生成的有效购置,上海地区我们保证第二天下班前达到。”吴晓红说,流程还在不断优化改良中,从7月份开端,浦东张江地区的货物将实现“一日三送”,也就是说,客户可以任意选择早、中、晚三个不同时段选择收货。
“杀鸡用牛刀”
仓库的井井有条,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后台仓储管理系统。这是“1号店”自主研发的一个系统。仓库流程的每一个环节流程根据,都要经过系统的唆使和认证,而库存的动态信息,又成为系统进行预测管理的基础。比如,一旦库存超过必定指标或者缺货,系统便会主动发出预警。通过这个系统,1号店的管理者能够随时控制每类产品的详细信息,比如缺货率、库存周转、动销率,从而对销售、市场、供给商管理等其他运营运动做出领导。
这种效率正是“1号店”两位开创人盼望看到的。物理学教授出生的于刚思维周密,对供给链管理有很深研究,而他的错误刘峻岭则拥有敏锐的断定力和高效的履行力。两年前,当他们在张江高科技园区一幢5层高的小楼里开端创业生活时,他们便意识到,虽然从表面上看电子商务只是供给一个平台,更有效率地供给购置服务,但在用户简略的点击行动背后,则是来自系统、仓储、配送、采购以及客户关系管理的强盛挑衅。
事实上,有机会看到这套系统的人,都会感到一切看起来如此简略却又令人震动。这套笼罩了各个重要部门的系统,可以实时供给一切关于经营的数据。比如,网站的注册人数、新增会员;每类产品的历史销售、库存状态、利润率;物流部门的每单包装成本、发货正确率、破损率、配送成功率;呼叫中心的话务走势、客户投诉分析。而系统的另一大功效,则是在数据搜集的基础上进行智能分析,并供给预警、分析、预测。
“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是,杀鸡要用牛刀。”于刚说,综合类B2C网站最终能否盈利的要害在于“可拓展性”,也就是说,“你这个平台,卖一个产品可以,卖一百个产品也可以,卖一千个产品也没问题”,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长期发展下去。
尽管两位开创人并不确知网站毕竟需要供给多少种产品后才干达到这个盈利的“临界点”,但这种对于B2C盈利模式的洞悉,使得公司从一开端便对后台系统进行了高标准的严格设定。这也让“1号店”在运营前期体现出了一种与行业其它B2C网站非常不同的运营策略——该公司没有将大把资金投向购物节目、电视和杂志广告,而是把钱花在网站技巧研发和基础IT架构方面。
迄今为止,“1号店”所有的后台管理系统都系自行研发,并且拥有124个软件著作权。该公司最近一笔投资仍然专注于技巧范畴。他们在南京设立了一个研发中心,用于后台系统的优化和进一步研发。比如,近期他们决定给仓储管理系统增加一个新功效,将商品的体积主动录入,这样系统便会主动盘算出用多大体积的包装箱更合适,节俭包装成本。
范围扩大挑衅
在后台系统强有力的支撑下,1号店像一部高速运转的精密机器:自2008年7月网站上线以来,销售额以每月不低于30%的速度增加,商品种类也从本来的5个大类升至10大类,出售商品达5万余种,而公司位于张江的办公场地,也从一层演变为三层,员工范围升至930人。
“我信任这种快速增加将保持很长一段时间。”1号店供给商、上海蒙牛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江红说,蒙牛与“1号店”合作已有两年,尽管在线销售在蒙牛销售中所占比例并不大,但增加却最为迅速,成长率每年至少可以达到100%以上。
对“1号店”而言,也许现在是最好的时刻。目前中国电子商务的普及率只有25.5%,与欧美国家接近80%的普及率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2010年一季度中国网购交易范围达到534亿元,同比增加近120%。这个数字甚至高于家乐福、沃尔玛、易初莲花、大润发在中国地区营业额的总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