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潘越飞
即将在8月1日正式施行的《网络游戏管理暂行措施》(以下简称新政),是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网络游戏进行管理和规范的部门规章。
作为中国网络游戏行业十年以来第一份专项的系统管理法规,新政的出台被看作是中国网游进入有法可依的状态。网络游戏的娱乐内容、市场主体、经营运动、运营行动、管理监督和法律义务都在新政中有系统的规定,而网游玩家实名注册第一次被提上了相干法案。
推行“网游实名制”、禁止强迫PK、限制虚拟交易、设定网游企业门槛……新政中,最吸引人眼球的这几条规定,都引来了玩家、企业、专家学者的各种猜测和反应。
由于缺乏具体的实行细节,不少人认为,网游新政叫好却不叫座,履行难问题被摆在了第一位。
破解网游实名制 初中生措施一箩筐
初中生从8月1日开端不能玩网游了?黑网吧里不会再有一堆未成年人趴在电脑前打游戏了?
网游新政一共6章39条,其中对玩家来说影响最大的规定,就是“网游玩家应用有效的身份证件实名注册”一条,理论上意味着未成年人不能注册网游账号进行游戏。
但是杭州下城区一中学生陈磊表现这挡不住他玩网游:“拿爸爸妈妈的身份证、上网搜索身份证号码大全,用身份证号码生成器,借其他人的身份证,都可以成功注册游戏账号的。”陈磊和他的同学们都认为,网游实名制的规定不会影响到自己,顶多是稍微麻烦了一点,总是有措施成功玩游戏的,“我在玩十几款网络游戏,已经积攒了一堆身份证信息。”
网游实名制其实不是新鲜的东西,早在2007年,中国消息出版总署推行防沉迷系统后,大部分网游公司就已经请求玩家在玩游戏时登记身份证号和姓名。
网友黄卫国在微博上说“有着诸多隐患的网游实名制,最终也会像游戏防沉迷系统一样,逐渐消散在人们的记忆中,因为网游实名制有太多幻想化的成分在里面。”
杭州的网游企业也表现,身份证登记容易造假,这在网游圈是个公开的机密。
“网游实名制和防沉迷系统在道理上是差不多的。”说这话的是杭州紫府科技公司的负责人袁先生。这家公司刚开发了一款海战策略网络游戏,还在测试中,因此对网游新政十分关注。“像我们这样做得已经比较正规的网游企业,在以前需要做信息报备,就是把收集的用户身份证信息每隔一段时间就交到公安部门去。”
在新政之后没有明白的实行细则出来以前,网游企业基础会沿用以前的操作模式。
强迫PK怎么禁 缺乏细则让人一头雾水
在新政中,玩家争议最大的一点就是“禁止强迫PK”。PK在网游中指的就是玩家杀逝世玩家,目前大部分的网游都以PK作为吸引玩家的亮点。
比如网游《征途》。
在《征途》中花费了4千多块钱的资深玩家胡超说:“如果不能在游戏里随便PK,以后再也不会玩这个游戏了。”
以前的网游一直被家长和媒体称作“越来越暴力”,最重要的原因就是PK风气非常浓重。虽然游戏里对于随便PK有所谓的处分,但是基础上花钱就能避免处分,PK一直没有受到遏制。
新政中明白指出“不得在网络游戏中设置未经网络游戏用户批准的强迫对战”。玩家们把这条规定解读为“禁止强迫PK”,但是因为没有细则,网友对于具体怎么操作依然充满猜测。
玩家“就爱PK”说:“也许游戏公司在账号注册要签订的游戏协议里玩个文字游戏,说是批准这个游戏协议就默认接收PK,那么PK还是可以持续的。”
玩家“强强”担心每次被人PK时都要选择批准与否会很麻烦:“如果一群人都要PK我,那我点不批准都要点得手酸了。”
还有一部分网友说:“要是真的不准PK了,估计现在一半的网游都要消散了。”
杭州网游公司老总们担心的是,到底这条规定是要“一刀切”还是“有的商量”:“具体怎么操作,基础上要等七月下旬上级单位找我们开会时才有数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