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制播分别”闯关
过去10年当中,行业监管者在“制播分别”政策方面摇摆不定,几度变易,直接影响了广电的产业化改革,至今仍未完整明朗
湖南第三轮改革的框架与上海模式几乎一致,事业单位划归到广播电视台,本来的产业单元统统划归到的市场主体。
新组建的湖南广播电视台为正厅级事业机构,下属湖南国民广播电台、湖南卫视、湖南经视等省级广播电视媒体,同时控股管理湖南电广传媒有限公司以及潇湘电影团体有限公司。
芒果传媒将成为湖南广电全新的“市场主体”,湖南广播电视台打算将所属的经营性资产注入芒果传媒。此后,将开端漫长的资产划拨过程,包含电广传媒、潇湘电影以及其他产业化运作的公司将会全部注入芒果传媒。
值得注意的是,最早尝试制播分别的湖南广电此次未提及制播分别改革,但是随着湖南广播电视台与芒果传媒的分辨挂牌,湖南广电又一轮制播分别尝试已经开端。
过去10年当中,广电行业对“制播分别”政策几度变更,至今仍不十分明朗。
“制播分别”的概念最早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英国电视台开端的节目委托制作。出于保护增进创意产业发展的考虑,英国政府两次颁布法令明白规定部分频道应用外部节目制作内容的比例。
在国内,制播分别的概念从1999年被正式提出后,就与广电体制改革紧密相连。2004年7月,广电总局第一次将体制改革和产业发展的有关措施论述明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企业可以履行三离开和三分别,其中三分别之一就是制播分别。
然而,广电总局一直未出台明白的制播分别相干政策,并在2006年明白表态不宜提倡制播分别。两年之后由于种种原因,“制播分别”这一一度被打入冷宫的政策又被重新祭起。
与上海广播电视台台长黎瑞刚一样,欧阳常林此前也并非制播分别的拥戴者。他最早认为,国内播出平台一直是行政垄断资源,政策不容许市场化,内容制作过火依附播出平台,需要交给市场制作的内容很少。
但是,以互联网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兴起,直接使得电视平台的垄断才能降落。在三网融合、三屏融合的大趋势下,播出平台不再是稀缺资源。欧阳常林认为,传统广电要在与互联网媒体的竞争中胜出,就必须打破行政区域性的资源垄断和行业壁垒,重新认识制播分别。
此外,在平台公共属性和喉舌属性既定的情况下,也只有通过制播分别改革才干将沉淀于传统广电行业的资产剥离出来,进入产业化发展的轨道。
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研究所副所长李岚曾经对《财经》记者直言,此前广电行业的提法是事业单位企业运作,这种提法将近有20年,“这基本不可能,连市场主体都没有,还谈起企业化运作是掩耳盗铃的做法。”
李岚认为,制播分别会是广电产业化发展的起点,制播分别是实现产业化发展的突破口,其他都是奢谈。
2008年7月,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制播分别试点计划,原定12家处所广电先行试点,此后又将这一计划改为全国推广。在这一计划下发前,广电总局曾经几次前往湖南广电调研,欧阳常林也向广电总局发出申请,盼望湖南广电参与制播分别试点。
此后,湖南广电开端积极谋划制播分别试点计划,电广传媒资产注入尝试即为最早的计划。在2009年10月,当时的上海文广却率先通过整体转企改制完成制播分别改革。
在上海文广完成整体转企改制前后,监管层面却又开端渐渐收紧对制播分别的试点。
资深传媒人士流露,制播分别过程中的一些混乱给决策者带来了必定的困惑,此外,“决策层可能对于这种整体制播分别或者是大制播分别的具体做法并未有明白的认识和思路。”
刚刚起步的“制播分别”改革再次面临被急速冷却的为难。中宣部人士证实,此前确曾有高层领导表态盼望将“制播分别”政策收紧到仅限于影视范畴,但是由于影视范畴的市场化程度已经非常高,若果如此,将会使得“制播分别”带活广电体制改革的初衷落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