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说,当下的网络营销应当是“湿”的。汤姆·海斯(Tom Hayes)所著的《湿营销》里谈到,“我们正逐渐摆脱现实生活中呆板僵化的制度束缚,投身到更有人情味儿,更符合个人兴趣爱好的网络圈子中。在网络群体中没有枯燥乏味的教条和令人生厌的各种规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密切而自然,这种趋势体现的是人性深处最本质的需求,即渴望和志同道合者随机自由地组成具有必定意义的人际关系。同时,这些网络群体还具备其他一些典范特点,如小型化、集聚化和封闭化等。”因此,在这样一个社会化网络当中,企业应通过温和的道路将花费者转化为品牌的追随者。
植入式广告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湿营销,在世界杯的营销大战中自然没有被落下。比如,酷6的直播间最近开通了一些“抢座”游戏,用户登陆后只要抢到座位,他的头像便会显示在座位上方。而游戏中所有“座椅”的背板,同样被广告主们抢售一空。此外,在酷6策划的真人秀节目里,选手们的日常用品同样采用了植入式广告的模式——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正是湿营销所寻求的后果。
此次世界杯中广为传播的哈尔滨啤酒,在新媒体的投入上同样不遗余力。在公司的官网上,有古力特录制的指定花式足球动作,花费者可以将这些视频下载到手机里,通过自我训练,再将训练成果传到运动官网,并透过社交网站号召好友为他投票。各地区得票最高的选手将晋级参与公司的线下比赛。据哈啤称,这场运动获得了7万多人的线上报名,上传了近3万只视频,投票则达到了6000多万。
“现在宣传啤酒品牌,已经不能像过去那样通过赤裸裸的硬广来推广,品牌曝光并不是唯一目标。”哈啤相干负责人表现,“网络营销的互动性强,传播速度快,个性化程度高,在公司的整合营销打算中占领非常重要的地位。”
湿营销产生的成果是湿的品牌与湿的销售。湿的营销成果请求产生用户乐于传播的口碑,这样的传播便不会因为营销运动的结束而结束。同时,对产品的购置并不意味着营销的终点,而是分享和推荐的开端。
近期红红火火的微博无疑是湿营销的一大阵地。和传统营销的硬性推送相比,微博的最大特点便是发动网友和圈子的力量,通过转发、评论等方法,引起网友的认同和共鸣。金乃丽指出,“对微博这样的社会化媒体来说,最有价值的就是平台上的圈子和真实的人脉关系。只要深挖这层友谊,就可能实现有效的口碑营销。”
在人人网全国营销策划中心总经理李普庆看来,电视广告对品牌著名度颇有优势,但SNS营销在增加用户的“爱好度”上更有优势。去年麦当劳在人人网上举办的“我们会晤吧”运动,让人们对麦当劳的爱好度增加了4.3%,“前10天就有10多万人输入了手机号,最后大约有50%的互动参与者产生了购置。”
地产大亨潘石屹,不久前也借着世界杯在新浪微博(http://t.sina.com.cn)上“招商”。他在自己的微博上公开表现:为了让大家看好今年的世界杯,公司将与青岛啤酒一起,在三里屯SOHO,进行动期一个月的青岛啤酒赠送,每天赠送100瓶,共3000瓶。
此言一出,反应果然热烈。要知道,潘石屹在新浪微博有超过100万“粉丝”,是新浪十大微博之一。据悉,这场看球运动每天吸引着数百名球迷参与,潘石屹则奇妙地借助世界杯,达到了SOHO商业推广的目标。
这是微博营销的典范个案。在此基础上,腾讯则试图将网络友谊延伸为一种“泛关系链营销”,这种“泛”有三层含义:一是指营销笼罩的每个网络用户的关系种类和圈子是最全面的,包含SNS社区、即时通信、资讯、QQ校友、电子商务等产品,以此聚合用户的多重关系。其二是指营销实现跨平台产品间的互通互联。无论是沟通、资讯、娱乐或电子商务,在每个平台上都匹配着不同的广告产品与营销模式,泛关系链营销将买通所有平台间的隔阂。
尽管腾讯的愿景听来令人高兴,但需要指出的是,微博对所有的企业开放,你可以用它来大做文章,但平台本身并不能保证每个企业的营销运动都能大获成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