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史玉柱开端了反思与调剂,他意识到如果游戏的成败与否全系于他一人的创意和研发,那么这本身就是一件风险极大的赌注。这一年,他开端了搭建研发平台,对内宣称“去史玉柱化”,对外推出了“赢在伟人”打算。
对于《伟人》网游的失败,他曾坦率地说:“上市之后公司内部开端出问题了。公司膨胀了,大家富饶了,大公司病也来了。最典范的是,上市之后研发团队的创业豪情消散了。一下子出了那么多千万富翁,一些研发人员买了别墅开着好车上班,不再像以前那样拼命了,心态与行动产生了很大转变。比如有人在热烈地探讨什么车又出新款啦,有人密切关注哪里的别墅在打折促销啦。”
他认为这是《伟人》网游不成功的原因之一。于是史玉柱开端了“大事化小”地内部创业改革,一开端的时候,他在研发团队内部推行项目承诺制度,但是后果不幻想。2008年四季度史玉柱下决心大刀阔斧,把研发人员全部归入小的核算单位里,也就是让他们筹集部分资金,加上公司投资,注册一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公司。一个项目组成立一个公司,团体入资占股51%,所有研发人员必须出钱,他们占领其余的49%股权。如果某个项目成功了,研发人员可以按比例享受分红,如果呈现了一款比《征途》还火的游戏,就可以单独去上市。如果项目亏损了,团体的51%必定亏掉,研发人员的49%也没了。这样一来,研发人员的压力就大了。这样以利益为纽带,自主创业的豪情被调动起来。2009年,他们就注册了7家公司,从当年7月1日开端按照内部公司的模式正式运营。对此,史玉柱的断定是:“7家公司,我不敢说能成事的有几个,但是必定会有几个项目表现不错。”
此后,伟人对外高调打造了“赢在伟人”,目标是想通过吸引外部网游人才加盟。为此,“赢在伟人”重在参股、控股一些好的游戏团队。2009年,他们共投资了1亿元,收获了9个项目,今年的目标是投资2亿元,打算收获19个项目。其中,伟人网络2009年7月投资杭州雪狼软件的《仙途》,目前已经进入内测中,伟人拥有51%股份,因而得到了伟人研发团队的倾力支撑。史玉柱认为《仙途》这款游戏没有《征途》的光环暗影,所以非常看好。总裁刘伟表现, “《仙途》将是我们‘赢在伟人’打算第一款跟玩家会晤的大型新仙侠网游,我们打算把《仙途》打造为‘赢在伟人’的一个投资榜样。”
后记
不管史玉柱和他的团队在消息发布会上怎么渲染《绿色征途》的创新,也不管《绿色征途》的事迹如何光鲜,但是在伟人网络的未来发展版图中,《绿色征途》充其量不过是一款承前启后的过渡性产品,它过渡的不是资金,而是“寂寞”。伟人网络缺乏的不是钱,而是一款有说服力的产品来向投资者阐明,这段时间的空白期他们在干什么,以此维系华尔街投资者们对他们的耐心。但是,这个过渡期有多长,不取决于《绿色征途》有多大的魅力,而取决于伟人能否像完善时空一样,搭建一个源源不断出新品的研发型平台。否则,即使《绿色征途》过气了,伟人网络还是只得持续出品《征途》某某版,或者走“魔兽路线”,推出《征途2》《征途3》……但是那样的路,越往后走越会难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