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态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国网民范围冲破4亿关口,互联网普及率持续攀升,电子商务等网络利用发展势头迅猛。一系列华丽的数字,让众多关心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国人欣喜不已。但是,在分析人士眼中,华丽数字背后依然存在互联网发展过程中的不足。
4亿网民关口被突破
这个坎儿跨得有点“险”
“中国网民范围达到4.2亿,突破了4亿关口。”不得不承认,这份成绩沉甸甸。不仅佐证着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屡创奇迹,也意味着超过1/3的国人已经有机会感受互联网的魅力。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4亿这个坎儿跨得有点险。
按照过去三年中国网民范围的增加速度,今年上半年突破4亿关口是理所当然的。《报告》中数据显示,从2007年6月到2009年12月,中国网民每半年的增加数量均不低于4000万人,而此次3600万的新增网民范围就显得“寒酸”了许多,甚至比之前半年的增量减少了整整1000万。
对此,有分析人士指出,过去半年,尽管网民范围持续扩大,但增加放缓的趋势也是明显的。虽然网民范围数字不能代表全部互联网,但毕竟是一个重要的风向标。这是否意味着互联网高速发展背后已经渐露疲态?
易观国际总裁于扬认为,“半年的数据波动还不能阐明全部互联网发展趋势”。在他看来,影响互联网网民范围和互联网发展趋势的因素有很多。如果把“互联网服务”作为一种产品,让用户选择的要害仍然在于“产品、渠道、价格、促销”四种基础营销策略。他说明,互联网有好的利用才干吸引用户,“目前看来微博算一个”;互联网选择怎样的接入口也很重要,3G网络、互联网电视是一种尝试;互联网服务的价格因素在互联网向三四线城市以及农村地区普及时显得颇为重要;互联网服务商如何促销,也是用户懂得和选择互联网产品的重要因素。
对于目前正火的三网融合,于扬表现,理论上三网融合能够对推动互联网发展起到作用。但后果是“宏大推动”还是“杯水车薪”,还要看具体如何操作。
目前,分析人士更愿意称互联网发展进入“安稳期”。
电子商务抢下第一
这个表现保住有点“难”
4.2亿网民都在网上干点啥?2010上半年互联网行业谁表现最抢眼?《报告》分析认为,表现最抢眼的网络利用行动不是已经连霸多年的网络音乐,也不是网络消息、搜索引擎或者即时通信,它们只是个位数的稳固增加,而商务类利用的表现则突出得多,数据显示,网上支付、网络购物和网上银行半年用户增加率均在30%左右,稳居增加率前三名,远远超过其他类网络利用。
因此,有业内人士表现,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与我国互联网发展特点有关。青少年盘踞网民范围的一半左右,而具有较强购置力的中年网民群体也在不断扩大。“这些人群能够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拉动力量。”
但电子商务的抢眼表现能保持多久?
“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势头将在2011年、2012年有所减缓”,这是易观国际电子商务方面分析师曹飞的预测。他表现,电子商务上半年的突出表现有目共睹,但并不意味着“能一直这样下去”。
在他看来,监管政策的收紧是一个重要因素。今年相继出台的网店实名和第三方支付准入等相干管理措施,会必定程度上影响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企业可能需要做出策略调剂,事迹方面相应增速减缓。”与此同时,曹飞表现,电子商务的已有繁荣,其中包含许多不规范和不合理的成分。“许多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企业会因此退出电子商务舞台。”这些企业的退出也代表着全部行业的“事迹流失”。这样一来,电子商务想保住之前的最佳表现确实有点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