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一个创业企业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自我拷问,它的商业逻辑也需要重复被证伪被挑衅。而那些急于透支快感的创业者们,很少愿意再深入思考这些问题。但上帝不会永远偏爱某一个荣幸儿。第一个达到珠峰前进营地的人,未必就是最后那个成功的登顶者。就算是你第一个登顶,还陶醉在所谓的无穷风光时,已经有后来者悄悄下山,筹备驯服下一座峰。
为什么?因为太早太容易的成功通常都是“可疑的”,它的欺骗性远大于它的励志功效。当你“放轻松”的时候,也就是不自觉犯下错误的时候。而以下这些错误,可能会让你的企业在通往“成功”的半途就拐向“平庸”,甚至永远无法再从商业丛林中突围而出。
一:抢用户的钱包
我得承认,在中国,用户是最好糊弄也是最难伺候的人。
他们很仁慈很宽容,每天往牛奶里掺一点点水,每天在网页里弹一两个广告,每天想措施找他们收一两块买路钱,每天为达不到的承诺说句SORRY,并不是一件多么艰苦的事。谁都懂得,做企业不是学雷锋,没有收入怎么生存,吃不上饭又谈何发展。
但我不明白,创业公司们为什么那么急于把商业模式变成赢利模式?
早期的企业,一个个还装成让利于民愿者上钩的“姜太公”。一等到用户范围上去了,“成功”似乎在招手了,就恨不得把电网渔炮都用上来。难道就是为了证明自己赚钱的才能?
中国的用户,其实很容易见异思迁。只要你的服务总是低于客户的预期,收费总是高于客户的预期,那么问题迟早会到来。没有比较还好,一有同行比较,问题就大了。想一想易趣的例子。在如今全民淘宝的时代,谁还记得这个多年前的本土C2C之王。易趣犯过的最大错误是什么?是急于找用户收那么一点点管理费,证明自己的赚钱才能,而不是扩大用户基数,深入把握中国用户的需求到底跟美利坚国民有什么不一样。
据说开心网今年的销售收入能做到2亿国民币,但光把营收做上去就够了吗?营收是一个滞后的数字,它反应的是你以前的流量。但你未来的流量才干决定你未来的营收。做广告都是看你过去的东西,没有人会因为你两年以后怎么样,而给你投广告。但一个做自己企业的人,怎么能不想到两年后 呢?
事实上,开心网的最大败笔在于迟迟不开放第三方API,总想把能赚钱的事都自己做。等到如今不得不开放的时候,用户已经不想跟你玩了。
柳传志老讲“盖房子要先夯土”,用户就是企业最重要的地基,地基打得多实,未来就能长得多高。
二:有敌人,没自我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是1357年大儒生朱升给朱元璋的建议。当时的朱元璋不过是元末乱世中的众多军阀创业者之一,刚刚有点“成功”的苗头。靠着这九字方针指引,朱把陈友谅、张士诚一个个灭掉,熬到1368年终于称帝。
很多创业公司,刚做出一点成绩,就恨不得马上发布自己是XX范畴的老大,XX平台的领导者。紧接着就是给自己树一个敌人。让全天下都知道自己在跟QQ、GE、中移动打仗,弱者需要大家同 情。
我实在看不出有什么必要拉大旗扯虎皮,更不明白为什么如此害怕巨无霸。人家毕竟只是一个部门一条业务线一份八小时工作,你是举全公司之力,集中资源24小时运转,以命相搏。谁怕谁呀?
当年,蒋介石最紧张共产党的时候,是共产党在井冈山打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旗帜的时候;最放心共产党的时候,是红军主动整编成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时候。
创业公司只要还没上市,就该明着把自己往小里放,暗地往大处想。少自我催眠,多自我审视。
天天对着假想敌,揣摩人家会怎么做。想来想去只有战术,自己的战略在哪里?马云讲,“心中无敌,方能无敌于天下”。创业者真能把自己的商业逻辑想透了,自己的商业模式画圆了,自己该补的短板补足了,市场这么大,怎么做怎么 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