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世界杯中的西班牙队一样,第一场就输了球,硬是保持自己的作风不动摇,进球少最后也能博得章鱼保罗的青 睐。
三:大些再大些?
商业竞争从来就不是一场百米短跑,而是一场终点不明的铁人三项赛。
四年前,我跟持续创业家季琦聊天,当时经济型连锁酒店行业看起来还远景无穷。我问他,最重要的事是什么。他毫不迟疑答是开店扩大。全行业都是同一个想法。因为酒店的出租率动辄超过90%,用户的请求不高,企业的管理架构远没有到蒙受极限。但此后,金融危机爆发,奥运会收成远不如预期,物业租金暴涨,即使是行业老大如家也不可避免地呈现亏损。
季琦后来承认,点醒他的是一句“范围不重要,质量最重要”,74岁的雅高酒店团体开创人杜布吕把这句话对季琦说了三次,作为对三个不同问题的答案。
身处今天这个浮躁势利的商业环境,意志不坚定的创业者必须警惕日益PE化的VC。他们很现实,只要你有可能成为下一个XXX,他们会给你开出你从未见过的高额支票,鼓励你长得大些更大些。但如果你做成前三名也不能赚钱,那么他们会直接把你从公司赶走,然后把公司卖掉。中华英才网就是最好的例子。
凡是风险投资扎堆的热门行业,正在成为批量制作“平庸”公司的垃圾场,从连锁酒店、教导培训、Web2.0,再到今天的电子商务。
在美国,零售商协会持续两年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Zappos、Amazon、Overstock这三家网站持续盘踞美国最佳零售商的前五名。这表明,B2C电商已经代表了美国零售业的最高水准。而在国内,低价品促销+广告轰炸来诱惑花费者,利用信息不对称来保持毛利率,仍是国产B2C的主流玩法。除了各家的LOGO不同,你在国内主流B2C网站首页上看不到任何个性特点和价值观诉求。每家公司关心的只是更快的增加,更多的品类,更高的曝光率,只要新用户的涌入总是超过老客户的流失就不怕。
问题是,当我们这些用户都被当成“小白鼠”的时候,这样的赢利模式还能持久 吗?
四:品牌幻觉

大约四五年前,北京市二环路东四十条的路口处,建立起一块宏大的俏江南广告 牌。
每回路过,除了那张宏大的脸谱LOGO,让人印象深入的还有所谓的“精品川菜”,出自斯塔克大师的豪华装修,以及一班很白领精英范的领班厨子等等。它大概也是本土第一家如此大手笔打广告的餐饮企业。
从那之后,俏江南的女开创人和她的公子开端频频亮相于电视、网络和时尚杂志。形象广告铺天盖地,近四十家连锁餐厅,豪华会所,多个子品牌。PE圈中最著名的鼎晖和中金也出资3亿国民币成为其股 东。
但俏江南的产品美誉度是否和品牌著名度同步上升呢?事实上,各大美食杂志已经不再把俏江南列为最佳商务餐厅。在造价两亿的蘭会所里,你吃的还是江石滚肥牛和摇滚沙拉,只不过价格翻了几番罢了。越来越多的食客开端另觅新地,除了对其豪华装修失去新鲜感外,不断下滑的服务水准也是另外一个原因。
这家刚满10岁的企业似乎已迷失在自己营造的品牌幻觉中,至于上市,显然还不是就能产生的事。
很多创业企业在拿到风投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不惜重金砸向广告,盼望在最短时间内确立一个品牌。谁都明白,这些只是市场宣传,真正的美誉需要靠产品口碑的积累。在竞争高度同质化的现状下,大家在乎的都是终点而不是过程。
但我担心的是,它们会不会忘记了自己的出发点。
每一家成功企业的兴起,都是由于有一个或多个人对某个尚未得到解决的问题存在令人难以置信的热情,并对如何解决该问题有很好的认识,这是唯一真正的重要的事情。而其品牌正是基于对解决某个尚未得到解决的问题的充分自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