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产业处于两个驼峰之间的最低谷,新媒体的权势没有完整崛起,但传统媒体的权势已经快速衰落。”李亦非说道,她认为懂技巧的人对于内容的认识还在一个上升阶段。原有的价值系统已经被损坏,新商业模式还在摸索中。互联网对唱片工业和音乐人的影响并非一成不变,互联网在为这些音乐人发明机会的同时也为其摧毁了旧有的前途。无论对于主流唱片公司还是独立音乐人,这都是个要害性的挑衅。
“必须重新找到你要卖的东西”,沈黎晖说。沈创办的摩登天空在过去十年里,唱片销售的收入“一路从几十万萎缩到了几万”,而沈最终找到的答案便是“卖票”,转向现场演出,如今,摩登天空的营收额中,现场演出收入从2007年的20%占比已经上升到了70%。
事实上,近几年音乐产业发展的大势也正如此。今年年初Billboard发布的2009年艺人收入排行榜上,爱尔兰国宝级摇滚乐队U2以1.9亿美元总收入高居榜首成为最赚钱的音乐人,其中大部分收入都来自U2的世界巡演收入。“当人们越来越习惯网络试听或免费下载时,去现场听演出便成为很多人愿意为之掏腰包的动机了。这就像盗版DVD没有削弱电影院的诱惑力一样。”个篱说。
苏遇也明白这一点。在他的领会里,独立音乐人们在网络上赚取到的只是关注度,当下要将线上的关注度转化成收益就重要依附演出,小型的现场演出就显得尤为重要。很大程度上,网络人气也为现场演出的收益供给了莫大的裨益。
演出的信息,一般会由音乐人提前在自己的主页里颁布,而前来观看现场的人中,很大一部分便是来自他们在豆瓣、聚友这些社区中的粉丝。白羽去年曾经每月都会去上海的一些酒吧演出,演出后习惯和观众交换的他发明,基础每20个观众里,就有六、七个是豆瓣上的“白粉”。
生意的落点
除了助力现场演出之外,网络社区的蓬勃发展,也有可能为音乐人们带来更多可以想象的新收入空间。
欧美目前就有不少这方面有趣的创意和例子。譬如向自己的粉丝们售卖自己的演出纪念品或者T恤衫,2009年最会赚钱的音乐人U2也在自己的官方网站上挂了个叫“U2 Shop”的商店专卖自己的演出纪念品,相干服务则由球最大的现场音乐公司和第二大娱乐场地管理公司 Live Nation供给。
利用社区平台积累人气,然落后行多维度的资源转换,听起来不错,对于往往是单打独斗的独立音乐人们而言,做起来则挺难。
即便是举办小型的现场演出,在自称“的确不懂怎么营销”的白羽看来,也都已经足够麻烦了。在他看来,他们这个群体的优点和精力还是应当更多放在音乐本身上,这些服务为什么不能由社区本身或者一种新型的专业的机构供给呢?
对于这些新兴的音乐社区而言,这也是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成为“一站式的综合音乐服务供给商”,是魏来对音乐社区未来的一个假想。他的见解是,目前国内的社区供给的音乐服务还都比较“浅”层次,重要的功效还都停留在听歌、点评讨论的阶,“服务可以往更深的层次推动。”
李肃则还摸不准看起来很摩登的在线商业模式,近年来,不少音乐产业里机构和个人会找到他所经营的和君创业咨询公司,咨询“该何去何从”。在他看来,目前这个产业在中国最现实的机会是音乐教导,“中国发育出了一个自身比较特别的一个市场化的系统。(音乐教导)绝不冷的,一直在爬升的,一直在发展。”事实上,更完整的逻辑则是可以帮音乐产业、教导和产业园区联合起来。李肃所假想的这个更为宏大和“现实”的假想,还未有公司彻底实践过。
但在线上,有人正在培养“城市”。
在豆瓣的开创人杨勃定位里,豆瓣就是一个平台或者一座“城市”。在其中,用户自发地来做各种各样的事情,随着“城市”自然而然地生长,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事情也会越来越多的进入到这个平台上,而在其中,就必定有各种商业因素参加,成为豆瓣的商业空间。“我们会去不断的梳理,得到我们该得的部分。”杨勃说。他盼望通过一种“原生”的方法来实现这一目标,更依附“从群体的智慧演变出价值”的路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