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姜蓉、庞华玮
还有不到一个月时间,《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措施》(下称《管理措施》)将正式实行,第三方支付企业必须“持证上岗”才干持续从事支付业务,市场上一半的同类企业面临生逝世大限。
与此同时,8月份,央行推出的“超级网银”也将上线。“超级网银”曾被视为第三方支付的最大要挟,甚至有传言称第三方支付范畴已显“国进民退”之势。
不过记者经过采访发明,作为非金融机构供给支付和结算服务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其业务与银行业务的冲突并不明显。第三方支付企业最为核心的优势在于行业资源深厚,现在,对行业资源进行深耕和供给解决计划已经成为其立身之本。
随着《管理措施》的正式实行,目前对第三方支付企业来说,最要紧的似乎并不是牌照,而是加紧占领更多行业资源和开发创新利用。
聚焦 FOCUS
深耕行业和供给解决计划是第三方支付企业的立身之本
行业资源已成最大资本
宏大市场 大于2.5万亿美元
7月27日,支付宝(中国)网络技巧有限公司(下称支付宝)对外发布首个针对商户的利用平台——商家服务平台上线,这意味着支付宝在服务行业企业用户上又往前走了一步。
无独有偶,另一家第三方支付企业易宝支付也于日前刚刚发布了一款车险理赔产品“车险快速理赔平台——理赔通”。
随着央行《管理措施》的出台,国内的第三方支付企业越来越向行业靠拢。对于第三方支付企业来说,深耕行业不仅意味着宏大的市场机会,也成为其差别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最有优势的“资本”。
采访中,快钱CEO关国光多次向《中国经营报》记者强调一个数据:2.5万亿美元。这是美国非银行清算机构的市场范围。在美国,为企业供给服务的各种非银行机构比例很大,因为无论是个人用户还是企业用户都需要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解决计划。但在中国,金融服务系统结构单一,以商业银行动主。因此,关国光预测,在中国非银行结算和支付的市场不会比美国小。
事实上,第三方支付的产生在中国最早是缘于网上购物交易中间的诚信问题无法解决。对于个人用户来说,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与各大银行进行对接。在网上支付时,不需要将自己的信用卡告诉每个需要支付的商户,只需要告诉第三方支付企业,再通过这个支付平台就可以完成支付。另外,通过中介支付成本较低,因为支付中介集中了大批的小额电子交易,有范围效应。还有最重要一点,支付担保业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付款人的利益。
反观银行业务,重要供给的是标准化的基础服务,其针对个人业务的核心是持卡人服务。但是作为持卡人的需求是多样化的,比如持卡人需要支付款项的收款人的开户银行和自己工资卡的开户行是不同的银行,这样,在交易时会产生诸多复杂的流程。而第三方支付企业是一个整合者,可以将用户的需求在一个平台上实现。
行业深耕 主战场在行业
虽然用户需求推动着第三支付企业业务的拓展方向,但真正产生竞争的主战场却在于行业资源的拓展。以航空范畴为例,几乎所有的支付企业都杀入了这块市场。
但实际上,需要供给行业解决计划的不仅仅是航旅范畴,快钱就是教导范畴一名重要的掘金者。记者曾多次在教导类峰会上看到关国光。他认为,教导培训行业的市场交易范围远大于航空范畴,但教导又是一个特别的行业,花费者购置了教导服务以后,花费周期长,交易过程实现的时间也长。尤其是那些全国性的教导机构,全国布点,招生模式有代理招生,有网上直接报名,也有自己的招生点,多个网点收来的款项汇集到总部之后,还要分配给不同的代理机构,中间的交易流程很复杂。而快钱的作用就是在其后台帮企业其进行支付和清算。实际上,第三方支付企业30%的精力是用在把钱收上来、发下去,70%的精力是用在处理相干的信息。再比如,每天有一万个用户通过各家银行给企业汇钱,企业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就会巨增。第三方支付清算可以帮助企业辨认这些钱,并且快速清算。教导范畴中,这样的情况产生几率很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