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记者孙颖 通信员高瑞昆 汝涛 胡晚潇)南四环大红门桥外,占地16公顷的大红门村安置房项目今天上午奠基,这是丰台区首个市级挂账重点村安置房项目,将于2012年建成,届时大红门村7548名村民都将一次性搬迁上楼,该项目标建设也拉开了城南地区市级挂账重点村安置房建设的序幕。
大红门村安置房项目选址在南四环大红门桥东南部的久敬庄渔场大院,计划建设用地16公顷,住宅建筑面积近32万平方米,将建设16幢17层高的南北向板楼,能够供给3376套住房,户型涉及一居、两居、三居等,小区的绿化面积将超过31%。为了保障未来社区居民生活方便,小区内还配套公共建筑18500平方米,其中还将有一个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的幼儿园,小区还将有地下建筑18万平方米,大部分是地下车库。
大红门村党委书记于连山介绍,大红门村以南四环大红门桥为核心,长期以来村内道路狭窄,雨污水管道老化等市政基础设施落伍,村内居民和村民仅有7548人,外来人口却超过3万人,安全及治安隐患突出,村民们都盼望尽快进行改革。去年大红门村被列入市级挂账整治督办重点村,大红门村将通过土地储备方法推动城市化工程,实现重点村范畴的农民全部妥当安置,外来人口合理安排,区域产业健康发展,绿色空间同步实现的四项工作目标。
于连山流露,此次大红门村拆迁安置将按照村民人均50平方米、居民人均30平方米的标准免费供给安置房,同时给予拆迁补贴及周转房补贴,村民也将于2012年搬迁上楼的同时全部转居,由村集体按政策统一缴纳社会保障。另外为解决村民今后生活问题,还将按照村民人口每人50平方米的标准为他们供给产业用地,集体管理,建设商业设施,解决村内充裕劳动力就业问题,保障村民的收入持续增加。
丰台区相干负责人介绍说,启动大红门村安置房建设后,下一步丰台区将陆续启动其他7个市级重点挂账村安置房的建设,保持先启动安置房建设再进行拆迁的原则。X133 刘平摄 J163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