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即将结束,又到了中小学开学的日子了。新的学期开始,家长们都对孩子抱着无限的希望,不断给孩子以鞭策和鼓励,各类图书也成了家长们热衷送给孩子的礼物。记者发现,不少家长在选购过程中只顾买些课程辅导书,而孩子们爱读的故事、百科等书籍却鲜有购买。
辅导书,新学期火爆热销
上周末,记者在太白路一家书店内看到,孩子和家长们在书店的柜台面前络绎不绝,不少家长的手里已经捧了四五本教学辅导书,有的还在书架前挑选。正在挑选书籍的李女士告诉记者:孩子开学后就要读初二了,她今天特地来给孩子买一些学习资料,让他开学后用。记者看到,李女士选购的多是英语方面的资料,有同步听力、阅读理解、完形填空、语法、作文等。 “男孩子比较贪玩,其他的课程还可以,但是英语单科比较弱,开学前给孩子买些辅导书主要是为了督促一下孩子,让他在新学年里好好学习。”李女士说。记者在书店内看到,和初中生家长不同,不少高中生家长则倾向购买带有 “名师”、 “专家”等字眼的辅导书。张先生的女儿开学后就要读高中了,他知道这三年很关键,因此抽空来到书店,各科的辅导资料都买了一些。
在其他书店,辅导书同样成为 “开学季”销售最多的书籍之一。新教材全解、英语同步听力以及各类测试卷等均摆在了书店货架的显眼位置。卖场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开学前大概一周到开学后两周,家长和学生对辅导书的需求量最大,有的书甚至卖到脱销。
选啥书,家长孩子各不相同
孩子们爱看啥书,家长们要买啥书,意见往往不尽相同。记者发现,孩子们喜欢翻阅的可读性强的书籍,家长则多为购买各种补习书。 “学校里会给我们发练习册,各种试卷也会有,妈妈还给我买,我哪能做得完呢?”马上就要上初二的小莹看着妈妈挑选各种教材同步练习,显得有些不高兴。她本来想让妈妈帮她买一些文学类的书,到了书店才发现自己根本做不了主。面对孩子的不悦,母亲心里也很郁闷。 “现在中考竞争这么激烈,必须从现在开始努力。看那些文学类书籍有什么用?又不能提高分数。”
其实很多家长都明白,孩子们对于教辅资料尤其是练习册和模拟试卷之类的书籍很不感兴趣,但对他们来说,购买此类教辅资料是一种心理安慰,总觉得多买点,孩子的成绩就能再好点。 “买回家孩子看点做点,做一点就能进步一点。”家长王先生说。在学业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家长们对教辅书的态度就是 “多多益善”,期待孩子能多做些题。
老师:教辅书过多根本没必要
辅导书到底该不该买,买多少合适呢?昨日记者采访了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秦老师。她告诉记者,辅导书可以买,但选购时最好不要贪多,否则孩子会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有些家长认为故事类、百科类等方面的书籍用处不大,不如多做点题好。但秦老师告诉记者,这类书籍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应该鼓励孩子多看。对于辅导类的书籍,内容紧贴课本,很多带有拔高性质。如果孩子喜欢的话,家长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挑选。至于数量和难易程度,孩子自己能够控制。如果孩子真的在某个学科上存在欠缺,可以通过适当多做题来弥补,不过市场上的很多补习类辅导书内容都很相似,家长不必购买过多。 “很多家长购买辅导书只是只求心理上安心一些,并不是真的出于孩子的需要,而随着开学后学习的加重,孩子对于辅导书的热情也往往持续不了多久。”她说到。
图书店内随处可见孩子和家长。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