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敦亚 通讯员 孟宪营 何召磊) 在汶上县苑庄镇官庄村的村务公开栏上张贴着这样一张 “公示”:原准备上半年开发建设的门面房,因与乡镇社区建设总体规划相冲突,村里资金缺口大,暂停建设,待方案确定后再行公示,敬请村民谅解。这是汶上县推行的一种村务公开新形式——“村误”公开。
据了解,今年以来,汶上县针对长期以来村务公开报喜不报忧,部分村干部习惯发现和指责老百姓身上的缺点,而疏忽了对自身工作检查反省的事实,决定在各村的村务公示栏中增设“村误”公开项目,将工作中出现的失误或由于客观原因造成的延误,向村民公开。“村误”公开首先在苑庄镇试点,随后在全县逐步推开。据有关负责人介绍,起初,不少村干部担心实行“村误”公开将有损村干部的威信,而事实证明,“村误”公开后,村民更加信任村委,村务公开也更真实了。
“我们也知道村 ‘两委’有难处,村干部是我们村民投票选出来的,只要尽力了,承诺的事情办不到,有啥大不了?可要是没兑现却不声不响,我们心里就觉得村干部没把我们当自己人,村务公开不真实。”实行“村误”公开后官庄村一村民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