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芝罘区东口码头一位渔民在岸上挂船缆。申吉忠 摄影

芝罘区东口码头一位渔民在岸上挂船缆。申吉忠 摄影
“到中午12点就正式休渔了,我一大早就把船靠港了,正招呼工人们整理网具呢。”昨日上午8点,在烟台开发区初旺渔港,船老大赵经波正跟船员门一起收着渔网。昨日是2010年伏季休渔的第一天,记者在初旺渔港看到,渔民们都早早把渔船驶进港口,忙活着从船上卸载渔具。
今年是伏季休渔期延长后的第二年,对此渔民们纷纷表示对伏季休渔制度的赞同。“伏季休渔保护了我们渔民的利益。”打了20多年鱼的赵经波告诉记者,目前他有两艘270马力的钢质拖船,除了休渔期间,只要天气允许几乎天天在外作业。“往前数十几年,那可真忙坏了打鱼人,半天就可以把渔船装满,像我这样的钢质拖船,一天下来10万斤鱼是不成问题的。”老赵告诉记者,自己刚开始打鱼那几年,正赶上捕捞最红火的时候,一艘钢质拖船一年收入上百万不成问题,渔民们也从那时渐渐富了起来。“从90年代后期,鱼资源慢慢少了,现在出一次海,加上做饲料用的小杂鱼最多也就有几万斤。”赵经波说,现在出海再也不会有忙活半天就可以满载回港的景致了。
“到5月中旬后出海,收获就更少了”,老赵给记者算了一笔帐,两艘钢质拖船,出海作业每小时要耗费500多块钱的柴油,还要加上工人的人工费和其他费用。“幸亏国家政策好,有了各种补贴,不然出去一趟赔钱是肯定的。”他说,今年是休渔制度实施的第16个年头,渔民们都很拥护。“如果给它们足够的时间休养生息,渔业资源就可以持续利用。”赵经波说,去年多休这半个月,开海后的效果很明显,比前些年都要好。对于3个月的休渔期间渔民的生活,老赵告诉记者,休渔后,渔民们最重要的就是把船保养好,把渔具整理好,以待开海后的出航。“现在我们好多渔民家里都开起了渔家乐,带游客到海边钓钓鱼,然后到家里现做现吃,也带来了额外的收益。”赵经波表示,休渔期间自己也准备弄个渔家乐,静等9月1号开海后的第一网。
“如今,海洋渔业资源衰退已经不是什么新闻,由于对海洋资源的持续高强度开发利用,黄渤海海洋鱼类生物种群正急剧减少。”开发区农海局渔政站站长徐鹏熙告诉记者,“近几年情况更为突出,对虾、小黄鱼、带鱼、鲅鱼等优质品种已形不成渔汛,特别是到了5月份,有部分渔船出海都是赔本回来的,对渔民的利益造成了严重损害。”他说,经过10多年的休渔期制度,渔民们已经深深认识到休渔的重要性。“我们将对非法捕捞现象加大力度查处。”徐站长表示,从6月1日12时起,渔政部门将全天24小时在海上巡逻,对在休渔期间违法捕捞的,除没收其渔获物和非法所得外,还将根据渔船马力大小给予不同罚款。对带头非法捕捞、违规影响大、破坏资源严重及逃避、抗拒渔政检查的,没收渔具,吊销捕捞许可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