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济宁北湖新区认真学习落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守刚9月7日在市委党校秋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全力全速,大干快上,迅速掀起了攻坚会战热潮。近日,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副市长、北湖新区党工委书记周桂萍。
问:在今年市委党校秋季开学典礼上,孙守刚围绕济宁城市转型作了重要讲话,对建设北湖新区的重大意义进行了全面阐释。这次讲话对北湖新区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精神状态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通过传达学习孙书记的讲话精神,全区上下感触很深、震动很大,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一致认为孙书记讲话情真意切、境界高远、内涵丰富,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总结,既有宏观视野、又有微观范例,表明了市委、市政府尊重规律、科学决策、积极探索的不懈追求,传递了举全市之力建设生态新城的坚定决心,对全市上下认清形势、澄清疑虑、统一思想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学习,全区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再一次提高,认识到能投身北湖这方热土,是一种历史机遇,是一种自身荣耀,是一种责无旁贷的使命。
问:作为未来城市发展的主中心,北湖新区的规划定位、功能布局牵动着全市发展的战略全局。对此,您有哪些看法和认识?
答:通过学习孙书记的讲话精神,我们站在对历史负责的高度,重新审视规划发展定位。一是坚持国际一流的规划定位。拓宽视野,借智借脑,搞好开发建设规划、区域战略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规划设计,真正打造国际化、高品质生态新城。二是培育独一无二的特色品牌。围绕打响“孔孟之乡、运河之都”的文化品牌,最近与张艺谋进行了洽谈,委托他们搞好北湖新区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发展策划,筹划推出水上实景大型演出,着力打造有特色、有亮点、有品味的文化卖点,确保把文化产业打造成未来北湖发展的支柱产业。围绕打响“水城风貌、生态宜居”的环境品牌,展示独特魅力,做足做活“水”文章,以生态旅游、水上旅游为核心,策划推出皮划艇体验、水上摩托体验、垂钓体验、踩藕体验等体验旅游,推出融自然生态和科技普及为一体的生态科技旅游,推出以绿色、节能、休闲和循环经济为特点的低碳旅游,推出会议会展旅游、鲁西南民俗旅游,精心培育度假经济,构建特色鲜明的生态新城。三是在功能定位上严格控制。建议把文化旅游、休闲度假、金融商贸、总部经济、高档居住作为核心功能,重点突破;把行政办公、科教文化作为辅助功能,适度发展;避免形成小而全的格局冲淡生态新城特色。四是形成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调整完善现有规划体系,休闲度假区与城市核心区相对分开,形成两种风格各异、功能互补的高品质生活体验地。北湖景区周边体现大生态、大空间格局,严禁布局城市化项目,保持良好的自然生态,打造全国独一无二的城市湿地;北湖湾周边和光府河、梁济运河沿线,作为自然生态与现代都市的过度区域,适当布局一些低层建筑,呈阶梯状向外辐射,逐步提升建筑物高度,勾勒良好的天际线,形成令人震撼的视觉效果。
问:建设北湖新区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的高度关注,目前重点工程、重点项目进展情况怎样?
答:建设北湖新区的号角再次吹响,我们无路可退,必须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全力全速、大干快上。目前,北湖新区各项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大干快上的氛围日益浓厚。一是“七纵七横”路网框架全面拉开,全长51公里的14条道路、5座桥梁同时开工;全长25公里、投资4.25亿元的综合管沟同步推进,预计10月底可全部竣工。荷花路景观绿化已委托香港贝尔高林公司进行深化设计,北湖中路、轩文路南延等路网建设近期开工。U型路建设明显提速,9月底前火炬路南延、滨河大道南延可完成柏油路、人行道铺设和路沿石、路灯及景观灯安装,南二环路段可完成碎石铺设,连通桥可完成桩基施工;火炬路绿化和景观工程可全面竣工。二是景区开发步伐加快,北湖湾开挖已基本竣工;景区起步区建设土方基本到位,正在进行绿化施工;湿地项目已完成立项手续,正在进行施工设计,年内可基本完工。休闲体育公园已完成部分粗造型,开挖人工湖4万平方米,9月20日前可完成草坪栽植。委托AECOM公司对北湖湾、北湖中路、新运河、创业大厦景观绿化实行一体设计,北湖新天地项目近期开标。新运河已开挖土方100万方,老运河南段综合整治已委托SWA公司规划设计,清淤工程近期开工。三是重大公益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省运会综合指挥中心前期工作基本完成,10月上旬正式开工建设;市文体中心主体育馆近期进行场地绿化,年底可交付使用;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济宁医学院近日新生入住。市规划展馆已开工建设,污水处理厂、260万平方米的高层回迁楼建设近期启动。
问:对于北湖新区防洪排涝安全性问题,孙书记讲话中做了专门阐释。北湖新区重点采取哪些措施,做好防洪排涝工作?
答:我们把防洪排涝作为推进北湖新区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未雨绸缪、趋利避害,抓好“三个结合”,确保新城建设万无一失。一是与相关建设规划相结合。聘请省水利勘探设计院,高标准编制防洪排涝规划,妥善处理防洪排涝规划与流域布局规划、城市建设规划、水体景观规划等方面的关系,真正达到百年一遇的防洪标准。二是与重点项目建设相结合。在重点项目规划建设时,充分考虑防洪排涝工作,实行防洪排涝设施与重点工程项目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特别是在北湖湾、新运河、老运河、光府河、梁济运河周边开发和景观设计时,统筹设计防洪排涝功能,合理布局涵闸和排灌设施。三是与工程质量监管相结合。按照防洪排涝设计要求,科学确定区域内工程建设标高,加强对路网、综合管沟、雨污管网设计施工监管,确保标高一致、排水通畅。最近,北湖新区组织高资质、高水平的专业技术队伍,对U型路和七纵七横道路等重点路网、管网进行了一次深入细致的综合检查,查缺补漏,全面整改,确保符合防洪排涝质量标准。
问:围绕助推北湖生态新城快速崛起,市委、市政府对北湖新区专门实施了综合改革、封闭运行管理体制。请您简要谈一下,北湖新区怎样用足用活这些政策,聚合各类发展要素?
答:一是完善土地融资模式。坚持集约节约用地,科学谋划土地投放位置、数量,“先造环境、后搞开发”,通过先期投入,营造优美的路网框架、基础设施、景观绿化、生态水系大环境,聚集人气、汇聚商气,带动土地的全面升值,实现土地收益最大化,形成自我积累、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二是加快规模开发步伐。计划在北湖辖区范围内,精心选定适当地块,一次性拿出3至5平方公里或者更多的土地,连片整体交给国际一流的大型开发公司进行开发运作,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充分体现生态新城的高端定位,形成新区开发的示范带动效应。三是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加强与融科智地、天地控股、绿地集团、复地集团等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沟通衔接,尽快签订合作协议,确保项目早日落地建设。依托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北湖建设集团、旅游开发公司三个市场化运作主体,搞好项目策划包装,优化资源配置,全面加大融资、开发和建设力度。加快资产划转,膨胀城建投等融资平台实力,深化与齐鲁证券公司合作,加快推进债券发行工作,同时利用BOT、TOT、BT等多种形式,引导民间资本投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四是全面释放体制能量。逐条逐项研究落实封闭运行政策,强化与市直有关部门协调沟通,为新区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发挥体制机制灵活优势,网络各类实用人才,研究推行聘任制办法,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灵活用人机制,最大限度调动干事创业积极性,打造各类人才竞相聚集的“政策洼地”,形成推动新城建设的强力支撑。坚持敢闯敢试、先干不争论、不怕担风险,难题面前敢闯敢试,矛盾面前敢抓敢管,风险面前敢作敢为,在勇于担当中提高执行力,为全市跨越发展创造更多经验。
问:当前,北湖新区建设处于关键时期,各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请您从宏观层面谈谈怎样加快新区建设?
答:树立所有工作一盘棋的思想,确保各项工作统筹兼顾、压茬推进。一是统筹处理当前目标与长远目标关系。确保胸怀全局、心中有数。二是统筹处理民生工作与开发建设的关系。坚持以民为本,加快落实13件民生实事,制定详细实施方案,确保北湖居民享受最优惠的民生政策。尽快成立北湖物业公司,吸纳更多的北湖居民就地转移就业。三是统筹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北湖新区处于急剧变革、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类矛盾集中凸显,信访稳定压力加大。必须注重做好信访稳定工作,维护稳定和谐的良好环境,为改革、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