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济宁讯(记者 徐鑫 通讯员 张磊 周广慧)三秋忙季,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又开始进入关键时期,鉴于农民在秸秆处置上的诸多困难,济宁市中区创新思路,堵疏结合,通过秸秆还田、青储饲料、草苫加工等方法,变废为宝,破解秸秆禁烧难题。
多措并举 问责制高筑秸秆禁烧“防火墙”
该区区、镇、村干部、与各家各户层层签订《禁烧工作责任状》,制定奖惩措施,调动村干部和农户的积极性,增强禁烧工作的责任感。唐口、安居、喻屯三镇还通过扎制宣传车、张贴标语、悬挂过路横幅、发放《致全镇农民朋友的一封信》等方式,加大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的宣传力度,点对点、手把手的向农民朋友讲述露天焚烧秸秆的害处,如损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肥力,污染环境,引发火灾等。目前已累计发放各种宣传材料4万余份,扎制宣传车5辆、张贴标语1000多幅,录制录音带32盘,使禁烧工作家喻户晓,形成浓厚的秸秆禁烧舆论氛围 。
变废为宝 秸秆综合利用显神威
该区在做好宣传舆论工作的基础上,开创思路,积极引导农民进行秸秆综合利用,充分发展秸秆还田、青储、草编、沼气等技术,助农致富增收。目前全区已拥有大唐生态养殖、嘉鸣养猪厂等30多家大型养殖场,可随时进行秸秆收购、青储活动。唐口、安居、喻屯三镇的40多个村庄今年又新增建起了800多个沼气池,为秸秆综合利用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该区还鼓励三镇农民利用秸秆发展草编工艺和菌类养殖技术,发挥稻草的经济效益,彻底变废为宝。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