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两科学家用“胶带”和“铅笔”夺诺贝尔物理奖

时间:2010-10-06 14:19来源:中国新闻网 www.yunhepan.com

  中新社北京10月5日电(肖欣)瑞典皇家科学院今天11时45分(北京时间17时45分)宣布,将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共同工作多年的二人因“突破性地”用撕裂的方法成功获得超薄材料石墨烯而获奖。

  美国航天局曾经悬赏400万美元,寻找一种足够坚韧的材料,来制成长达3.7万公里缆线,搭建一座可以直通宇宙的“太空电梯”。正是石墨烯的发现让这个人类可以“一步登天”的梦想变成了可能。

  这种“只有一层碳原子厚的碳薄片”,被公认为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薄、最坚硬、传导电子速度最快的新型材料。

  比最好的钢铁还硬100倍、比钻石坚硬的石墨烯其实就是一种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的单层碳原子面材料,是碳的二维结构。其超强硬度、韧性和出色的导电性使得制造超级防弹衣、超轻型火箭、超级计算机不再是科学狂想。

  但最大的困难在于:如果想投入实际生产,就必须找到一种方式,制造出大片、高质量的石墨烯薄膜。

  为此,石墨烯被发现几十年以来,科学家们从未停止过各种方法的萃取或合成试验。直到2004年,盖姆和诺沃肖洛夫突破性地创造了撕裂法:他们将石墨分离成小的碎片,从碎片中剥离出较薄的石墨薄片,然后用胶带粘住薄片的两侧,撕开胶带,薄片也随之一分为二,不断重复这一过程,最终得到了截面约100微米的、只有单层碳原子的石墨烯。

  他们用普通胶带成功地从铅笔芯的石墨中分离出了石墨烯,听上去简单的不可思议。

  但长期从事实验室工作的物理博士提醒记者,“想象一下撕出一个薄厚为一个原子的东西有多么困难”。“这往往需要漫长的时间里难以计数的重复试验”。

  不过,除了苦战攻关,盖姆和诺沃肖洛夫这座诺贝尔奖杯最闪光之处更在于想象的力量。就连诺奖委员会都形容这对师徒“把科学研究当成快乐的游戏”,“他们知道,兴许哪天就能中了大奖”。有趣的是,在2000年,海姆的另一项发名还获得了“搞笑诺贝尔奖”,他用磁性克服重力,作用让一只青蛙漂浮在半空中。

  像科学精神一样持久的还有两位诺奖得主的深厚情谊。现年36岁的诺沃肖洛夫出生在前苏联,他在荷兰奈梅亨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遇见了同为俄裔科学家的盖姆(现年51岁),此后一直追随,从荷兰的奈梅亨到英国的曼彻斯特。直到今天,他们终于在人类科学史册中写下了共同的名字。

相关阅读
  • 法航撤侨专机在刚果遭枪击 知情人士:开枪者或喝醉了
  • 新冠肺炎疫情持续 美欧投行一整年的利润可能要没了
  • 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出院 英国的“至暗时刻”过去了吗
  • 2次检测被拒后 美加州一警探死于新冠肺炎
  • 纽约房地产大亨患新冠肺炎去世 系特朗普好友
  • 韩媒:韩国前总理郑元植病逝 享年91岁
  • 德法边境因疫情出现仇视法国人现象 德外长谴责
  • 日本首次出现国会议员秘书确诊

    • 上一篇:美国胖男吃巧克力成功瘦身 已甩掉116公斤
      下一篇:世界小姐写毛笔字如画画 包饺子动作美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