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发表题为《山东新农房建设向城里看齐》的长篇通讯,对正在改变齐鲁大地农民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新农房建设热潮进行了详细报道,其中提到了嘉祥县的农村危房改造和汶上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于汶上县杨店乡滨湖社区,记者更是不吝赞美之辞:“眼前是一排排的四层楼房,开阔美观的广场,整齐的商业街,让人有置身城区之感。”
“住单元房,走柏油路,喝自来水,用暖气煤气太阳能,购物有超市,看病有卫生室,休闲有公园……”读着这篇报道,不禁让笔者感慨万千。对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来讲,如今不用再走入城里,也能像城里人一样生活,这怎能不让人感到鼓舞和振奋。因为它让我们看到了孔孟之乡这片古老土地上正冉冉升起的新希望。
“像城里人一样生活”,显然,这要归功于我市以城乡统筹、一体发展为目标,以农村用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为抓手,大力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战略决策。目前,我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城乡统筹既是科学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是规律使然。在这样的发展阶段,就需要集约发展、集聚发展,需要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发展。去年,我市有10.7万户农民入住社区;今年,我市又将有约12万户农民入住社区。在不久的将来,全市六千多个建制村,除保留具有历史文化和产业特色村庄外,将规划建设为近八百个新型农村社区。这必将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实现我市城乡统筹一体发展,从而让更多的农民过上城里人的生活。
“农民富,天下安”。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几年之后的济宁城乡面貌必定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农民将像城里人一样过上更加富裕文明的生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