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济宁市社会福利院,两位老人在温暖的房间里聊天。
12月6日,济宁市迎来入冬以后的第一场大降温,温度也降到零度以下。乡镇敬老院、社会福利院的供暖情况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此,记者走访了城区的社会福利院、城郊的乡镇敬老院等,实地了解了这些场所的供暖情况。目前,济宁140余处乡镇敬老院已经实现集中供暖。
当天上午,冒着凛冽的寒风,记者赶到任城区南张镇敬老院,走进五保老人居住的房间里,立刻感觉到室内暖意融融。“从十多天以前,镇政府和敬老院就忙活着准备存煤、维修锅炉。虽然今年的冬天不是太冷,但是从11月下旬,我们这里就已供暖了,在屋里都不用穿棉衣,冷空气来了,我们这里照样暖和……”在这里居住了三年多的刘大娘这样告诉记者。
据该院张占良院长介绍,目前,他们敬老院共有114名五保老人,分别居住在S0余个房间内,最大的年龄已经S0多岁。为了让这些老人们在冬天里过上温暖的生活,他们在11月份就早早地着手准备供暖工作,先期筹备资金购买了部分煤炭,同时积极协调驻地煤矿进行对口支援。张院长告诉记者,敬老院专门安排了两名司炉工,对集中供暖的锅炉进行24小时值守,每天大约使用燃煤近1吨。
记者从济宁市民政局社会救助科了解到,经过前期的紧张调度,实地检查,不管是微山湖区还是泗水边远山区,遍布济宁市的140余处乡镇敬老院,已经在冷空气到来前实现了全部供暖。济宁市社会福利院、济宁市第一救助站也已经提前分别集中供暖和空调取暖,保证老人、孩子们以及流浪人员都能在寒冬中享受温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