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市民政局把政府关注、群众关心的重点民政工作梳理成保障改善民生的十件实事,公开进行了承诺。目前,十件实事已全部落到实处。
一是在全市建立社会救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再次提高了救助标准,城市低保标准由上年的每人每月 200-270元提高到220-28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上年的每人每年1000-1300元提高到1200-1400元,农村五保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由上年的每人每年2400元和1500元提高到2700元和1680元,全市23万城乡低保对象和1.97万农村五保对象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二是实施“快捷助医”工程,在市中区、任城区、嘉祥县、济宁高新区、北湖度假区开展了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试点,实现了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对象出院即时救助。三是实施农村贫困家庭危房改造工程,累计投资9000万元,资助4400户农村贫困家庭新建住房1.3万间、25万平方米。四是启动“城乡低保家庭大学新生入学救助行动”,全市发放救助金142.8多万元,救助低保家庭大学新生357人。五是建立孤儿和城镇“三无”人员福利补助制度,社会机构孤儿、散居孤儿和城镇散居“三无”老人的生活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1000元、600元和500元。六是实施“关爱孤残儿童行动”,投入资金79.2万元,实施各类孤儿和贫困家庭儿童免费康复手术50例,成功率达到100%。七是开展居家养老服务,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1600名特困、高龄老人提供了居家养老服务,惠及人数比上年增加一倍。八是开展“关爱革命功臣”活动,普遍开展了为优抚对象免费健康查体活动,为残疾军人配发了康复辅助工具,组织优抚对象康复疗养以及救助帮扶、精神慰藉等服务。九是实施慈善救助六大项目,累计发放慈善救助款物3586万元,救助城乡困难群众3.6万人。十是实施殡葬惠民政策,对重点优抚对象、城乡低保户家庭成员、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和90岁以上老年人免除殡葬基本费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