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和局长工作会议精神,济宁市农机局明确2011年五项工作重点,全力推动农机化在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一是突出抓好玉米、水稻和经济作物机械化。力争玉米机收率、机械直播率、秸秆还田率分别达到85%、87%、93%以上。水稻机插秧面积突破3万亩,机收面积突破40万亩。重点推进花生、大蒜、薯类、棉花四大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努力扩大机收、机播面积。
二是加快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应用。大力推广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小麦免耕播种、小麦机收、玉米直播一条龙作业模式,突出抓好小麦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和土地深松技术推广,力争全市小麦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面积突破120万亩,深松作业面积突破50万亩。
三是培育发展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大力培育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年内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力争突破280个,其中规范化合作社达到100个。深入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示范建设活动。推动农机专业合作社与农机生产企业等开展;社企合作。大力发展农机综合性服务业体,培植农机经营大户和维修、作业能手。扩大订单作业和跨区作业规模,提高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和规模效益。
四是依法做好农机化各项管理工作。加强农机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采取措施努力提高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上牌率、检验率和驾驶操作人员持证率。加强设施农业装备安全监管。争取投入改善农机安全监理设施设备条件。加强农机监理规范化和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强化农机管理基层基础工作。继续开展 ;平安农机;创建活动,新增创10个示范乡镇、60个示范村。加强农机维修管理和质量投诉工作,推动“星级文明网点;创建、市场打假、职业技能鉴定再上新台阶。加强以农机化学校为重点农机培训服务体系建设。加强阳光工程农机培训。组织开展新购机农民培训和农机化技术大培训活动。加强农机化新闻宣传和信息调研工作,为农机化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五是落实完善农机化扶持政策。搞好2011年补贴机具需求调研和资金分配工作。加强补贴监管,严肃工作纪律,确保补贴资金全面落实。深入贯彻国务院、省政府《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积极争取出台农机作业补贴、报废更新补贴、保险补贴等新的农机化扶持政策,促进老旧农机报废更新,引导大型高效节能农机装备加快发展。运用各级农机补贴资金优先补贴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土地深松、水稻栽植、收获和经济作物机械,促进农机装备结构优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