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长梅永红接受齐鲁网独家专访(刘自勇 摄)
2月13日下午,济宁市委副书记、市长梅永红就济宁市政府管理转型、经济结构调整、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等问题接受了山东广播电视台齐鲁网独家专访。
最重要的改革是改自身 把政府由管制型转向服务型
记者:市长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了要把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列为需重要做好的事情之一,对此您持有什么样的观点?
梅永红:这些年我一直有一个观点,我想我们又提出了很多的改革,比如:改企业、改院所、改大学,但是现在我们面临最紧要、最重要的一项改革就是改我们自身,因为我们这个世界在变,我们面临的服务对象在变,我们的管理工具也在变化,这一切都需要我们自身,有一种自我变革的勇气。我们不能总在谈以不变应万变,所以这次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政府的管理改革,我觉得是非常有所指的,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不计成本的管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的管理。再比如说,管理有一个很重要的层级概念,强调在不同的层级里面应该有不同的责任。我们现在在许多层面上看到的管理,通常是层级的这个概念,这个界限不是很清楚,所以我们在这个问题上同样面临着重新理定我们职能的一个重要的命题。类似管理的问题,还有很多问题要做。所以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这样一个概念,我觉得让我非常兴奋。在济宁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提出了三方面的问题,其中最后一个问题,重点就是谈政府的管理改革。我们也希望借两会的春风,借省长的政府工作报告,来强化我们济宁市的政府管理改革。
记者:济宁市长期以来非常重视政府管理制度创新的模式,比方说今年首次把干部评选延伸到了基层,而且现在网上正在开展“济宁十差基层单位的评选”,搞了这么多活动究竟是想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呢?
梅永红:我来济宁时间不长,当我知道济宁正在举办“十佳十差”活动的时候感到非常新鲜,我觉得这个活动非常好。因为我知道我们的责任,我们的使命。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政府是受纳税人,受群众的委托,来做公共服务的,所以我们服务的对象对我们是否满意,实际上就是在检验我们的能力,检验我们的态度。济宁市政府连续数年举办十佳十差,就是为了把管制型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要从过去的垂直型管理转向今天的扁平型管理。督促相关部门为群众服好务。
经济战略转型的成功 得益于中央的战略部署和本身的自觉
记者:我们来聊一下济宁的经济,在过去的一年当中,我们济宁人自己把2010年称之为是经济战略转型最关键的一年,是突出重围赢得胜算的一年,为什么要这样讲呢?
梅永红:济宁是一个资源大市,如何实现经济转型是济宁市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济宁是资源型城市中比较早的进行战略转型的城市之一。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说制造业,目前增加值已经占到工业增加值的60%。济宁市高新区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去年12月正式晋升为国家级高新开发区”。我们的服务业现在也正在呈现一种加速状态,这一切就表明,济宁现在正处于一种变革的时期,新兴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在服务业的发展,带给济宁的是一种变革一种希望。看到这种情景,我们把它称为:“济宁正处于一种产业变革时期”。
记者:在您看来这种变革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或者是一定程度上的成功,它得益于什么呢?
梅永红:其实近些年来中央以及省委省政府,在这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方面,提出了很多的要求和目标。特别是科学发展观,实际上已经给我们一个非常大的提示,就是对于一个区域经济来说,我们究竟应当走一条什么道路。我们的目标和我们的路径究竟是什么?我相信这对济宁所有的管理者,都提出了一个命题,就是济宁将何去何从?济宁的未来究竟在哪里?所以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思考,所以济宁能够在数年前,就已经开始了这样一种努力。我想这个一方面是得益于中央在这个方面本身的战略部署和战略决策;另外一方面,确实来自于济宁市委市政府以及济宁市社会的一种自觉,这种自觉带给济宁的变化将是非常深刻。
突破传统思维 把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转化为生产力
记者:刚才在谈话中您也说了,咱们济宁的煤炭资源肯定是数一数二的。但是现在咱们济宁还有一种丰富的旅游资源,像叫的越来越响的孔子旅游节。但是还有一个现象,咱们也是不能够回避的,那就是咱们济宁的旅游资源,还面临着一种散、弱、低的这种贫境。那在新的一年当中,咱们除了做好既有的孔子文化旅游节这种品牌旅游节资源之外,还有没有一些针对旅游资源新的发展计划?
梅永红: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好。我听到这次省长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了山东省是一个文化资源丰富的省份,我想这个丰富的省份,很大程度上就表现在济宁。孔孟的这种文化根基都是发端于济宁,但是我们也非常清楚的看到,我们的这种优质的资源并没有转化为一种生产力,没有转化为跟今天的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连接的一种优质资源。我在济宁很多场合都谈到,我们的这种文化资源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供品,只是一种让我们感到自我欣慰、或者是自我安慰的这样一种特质东西。相反我倒看到了在很多不具有文化资源禀赋的国家或是区域,他们能够把文化产业做的非常繁荣。比如像美国,我们都知道它只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但是美国的文化产业今天在世界上是最大的。韩国的文化历史,我想可能不要说跟中国即便跟我们山东相比也不能相提并论,但是韩国的文化产业同样也是非常繁荣的。在国内我们也同样看到,像深圳28年前这只是一个小渔村,谈不上文化,但是今天它的文化产业做的非常好。所以我在想,我在提出一个话题:就是一方面我们说我们拥有这样优质的文化资源,我们是一种优势,但是如果我们不能把它很好的进行开发和利用,它有可能会成为一种包袱。我在济宁就能够感觉的到这种文化资源,离能够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它还有非常大的距离。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一方面,我们现在也在进行很多努力。这几年来我们的努力也正在呈现出一种效果。这种效果就表现在我们思想观念转变上,我们越来越多的认识到这种文化资源这种旅游资源其实是可以转变为生产力。另外我们在运作这样一种文化旅游方面,我们也在突破我们过去的这种传统思维。我们开始以一种开化、一种开放的心态来面向济宁以外甚至山东以外甚至是中国以外。
梅永红:最近我们在济宁已经看到了这样一种趋向。比如像上海的阜新集团已经进驻到我们曲阜的明故城,60个亿的投资,这种投资最后带给我们的变化就是,济宁曲阜市不再是一个三孔,它会还有新的文化载体,它会在人们流连于三孔之外,还发现我们还有另外的金红一边,还发现曲阜带给我们另一种享受,另外的一种驻足。无锡的林山集团已经进驻到我们的尼山,要在这里打造一个文化旅游基地,未来我们会看到一个桃园般的一种圣境在济宁滋生出来。在济宁市最近我们正在形成一个规划,就是打造一个文化产业园。已经有数家企业成功进驻,投资额也非常大。它要在这个地方打造一个新的城市的综合体,这种综合体的最富有的特质就是文化,包括文化的交流、文化产品的交易、还有文化的体验等等。另外我特别要说的就是我们的微山湖,这个不仅仅是济宁的财富,也是山东的财富。一个拥有1266平方公里的水面,这是一块至宝,如何开发和利用这样一个资源,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命题,我们也在进行这一方面的思考和努力。总之我想说的是对于济宁来说这一切的资源对我们来说我们都充满着兴奋、充满着期待。我们会努力的把这些资源开发出来,使得它能够焕发出新的生机,能够造福于当代和未来,可以看得出来这些旅游项目都非常丰富。
不“蓝”不“黄”不能否定济宁的地位和作用
记者:您刚才的讲话当中我想到了一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可能是有两个亮点,人们都不能忽视。一个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还有一个就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济宁虽然是煤炭资源丰富,也有非常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但是咱们所处的这个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可以说既不“黄”也不“蓝”,它处在这样一个中间特殊地带,面对这两大国家战略来讲咱们济宁打算如何抓住这个国家机遇呢?
梅永红:这个话题对我们来说显得非常敏感,其实就我个人而言,我倒是真的以为山东能够争取到这样两个重要国家级的战略是非常宝贵的。这两个规划的产生,实际上更多的是站在国家的层面上来进行这种战略布局、进行这种资源配置的。所以我们为能够获得这样一种国家战略,获得国家的这种支持感到欣慰感到高兴,但是我们没有因为我们不"蓝"不"黄"感到失落。
济宁以及整个鲁南地区,在山东它所拥有的这种特殊位置,我相信没有任何人可以轻视它。它拥有山东三分之一的人口,没有鲁南三分之一人口的这种富裕和现代化,山东省谈现代化实际上就是很难做到的。实际上我们看到一种情景就是:这些年来省委省政府对于鲁南地区包括济宁,都给予了很多的关注,我自己来山东只有三个半月的时间,我就能充分感受到省里许多部门对于济宁对于鲁南地区的这种关注,也包括我刚才提到的。比如像我们的微山湖的开发、比如说我们农村的发展、比如说我们未来资源性城市的转型,实际上省里在各种战略层面上都已经表现出了对济宁对鲁南地区的高度关注。我想说的是,无论国家怎么样部署,对于济宁来说,我们首要的是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我们能够通过,我们这种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通过利用我们特有的这种资源禀赋,使得我们在未来,山东省整体的经济格局当中有它更加突出的位置,有它特有的贡献,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只要我们去努力做了,建立在现有基础上的济宁,一定会表现出它应有的这种地位和作用,做好自己应该先做的事情。 2011年要突出特色 突出重点 突出创新 做好济宁这篇文章
记者:我们都知道,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对新的一年您有什么期待呢?
梅永红:我对新的一年一方面是充满一种兴奋,因为我看到《政府工作报告》,给我们绘出了一个非常美丽的蓝图,这个蓝图会带给山东,带给山东的人民更多的一种期待,更多的一种美好的感受,当然也包括济宁830万人民;另外一方面我也感受到更多的一种责任,因为这个目标定的很高,我相信取法其上,得乎其中,有这样一种高的目标会让我们有更多的努力有更多的奋斗。济宁现在在山东还不算是发达地区,甚至在某些方面我们还有很多不足,还有很多的落后,我们市委市政府在这个方面都有非常清醒的认识。我们会在十二五期间,特别是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很好的来谋划我们一些重点的工作,重点的部署。我曾经在我们市里的两会以后我也曾在回答记者提问的时候,谈到这样一个话题。我们要强调我们的几个“突出”。比如说我们要突出我们的特色、我们要突出我们的重点、我们要突出创新。刚才我已经在回答你问题的时候,已经提出了我们确立了很多重点,我们希望通过今年以至未来一段时间的努力,使得我们在经济的转型、在我们结构的调整、在我们的民生领域、在我们特有的这种资源开发上,比如刚才谈到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的开发上都能取得新的突破。还有一点我感觉到非常重要的是,在今天这样一种开放的氛围下,在这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下,济宁如何有更大的开放度充分跟外部的各种资源、信息,比如信息、人才、资本进行有效的对接使得济宁能够与这个世界同步,与这个外部的世界形成一种互动。我觉得在这一方面我们还有很多很多的文章要做。我也相信做好这篇文章,就意味着济宁能够把握住趋势把握住未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