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贾瑞涛 粱士兴
17日下午,山东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正式批准了姜大明省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近2万字的《报告》全面阐述了“十一五”时期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并对2011年和“十二五”的主要工作做了详细规划和部署。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普遍反映,《报告》提纲挈领,颇具前瞻性,鼓舞了全省人民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
值得注意的是,在详细对比17日最终被批准的《报告》与之前印发给代表委员们的版本后,经济导报记者发现,其中有36处措辞或提法被修订。比如,在提到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时,在已有枣庄的基础上又添加了济宁;对于发展县域经济,《报告》定稿也给予了更大篇幅的阐述;就“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其表述则由“积极发展”改为“扶持”……
毫无疑问,《报告》作为统领全省“十二五”发展的重要纲领性文件,其每一处修改都体现出更大的深意。其背后,我们看到了山东突出综合效益优先,使经济发展成果真正惠及百姓的厚重考量。
县域经济发展获“高度重视”
导报记者注意到,对于县域经济的表述,《报告》的修改篇幅最大。
在“2011年的主要工作”部分,原表述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定稿则改为“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县域经济在推动科学发展、搞好城乡统筹、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重要作用”,出台新一轮促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
“这表明我省对县域经济更加重视了。”20日,山东县域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导报特约评论员高焕喜表示,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经济发展较快的基本经验之一,就是重视县域经济的作用。
但省工商联在省“两会”提出的关于加快县域经济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的建议中指出,总体上看,山东县域经济发展仍处于全国前列,但近几年山东县域经济发展速度不够快,质量不够高,人均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偏低,县域经济产业特色不强,呈现“强县不够强,弱县比较弱”的现象。
高焕喜也介绍说,去年全国百强县山东就占27个,“但遗憾的是,进入前十名的一个都没有。”他表示,“现在重视县域经济发展还不晚,这也是解决民不够富的一个基础条件,而且能有效转移农村劳动力,切实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
高焕喜认为,是否真正“重视”是目前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必须制定和落实相关的激励和扶持政策,科学制定综合的考核指标,如经济、民生、生态指标等;尽可能放权给县,让县拥有更多的发展自主权。”
省工商联认为,山东实施“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战略的难点是欠发达县。应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倾斜,尤其是在鲁苏边界,江苏对与山东接壤县的支持力度已经空前加大,苏北和鲁南县域经济发展差距明显。对此,省人大代表张守业等12人就提出了“关于加快鲁苏边界县域经济发展的议案”,建议着重发展鲁南5县。
此外,高焕喜还认为,“发展县域经济思想上还要再解放,干部要有责任心和使命感,而老百姓要克服小富即安、温饱即安的老观念,脚踏实地、不断进取,只要真正将县域重视起来,真干实干,相信山东县域经济完全可以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资源型城市转型未雨绸缪
“从2004年开始,我们就一直在做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事,但国家政策一直倾向于此前确定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对于没有进入名单的城市,比如济宁,政策支持力度还不够。”济宁市发改委工业科科长孔庆辉在得知济宁被加入《报告》后,显得格外期待。20日他对导报记者表示,这显示出省政府对于济宁资源枯竭处境的进一步重视,下一步的扶持政策也有望向济宁倾斜。
山东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主席王乃静早在2008年的全国“两会”上就建议,大力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同时,把山东枣庄、济宁等4市列入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最终枣庄被列入。“济宁等市有望在未来列入国家名单,获得进一步支持。”王乃静20日对导报记者说。
在今年的省“两会”上,省人大代表、济宁市发改委主任张生贤等就提出了“关于争取将济宁市纳入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试点的议案”。议案提出,济宁对煤炭采掘业、电力行业依赖性较强,如不尽快转型,济宁将不可避免地陷入矿竭城衰的困境。
孔庆辉表示,相比于其他产业,煤炭的投资回报率更高,其发展给济宁带来了巨大收益。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那就是:煤炭采完了,济宁怎么办?
“如果等到资源枯竭之后再转,那你的发展就已经不能持续了。因此更关键的是,国家应在我们有能力转、资源还很好的时候给予政策支持。”孔庆辉说,要想避免矿竭城衰这一困境,必须未雨绸缪,超前谋划。
正是基于以上认识,济宁市于2004年开始谋划转型。“尽管近几年煤炭产量仍有增长,但增幅明显放缓,我们的制造业发展却在不断加快。”孔庆辉说,同时,济宁还积极引进发展商贸城、银行、物流等服务业,在新兴产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突破,包括光伏太阳能、LED产业等,已经初具规模。
“虽然提出转型,但并不意味着不再利用原有的资源优势。”孔庆辉说,以兖矿为例,尽管其目前煤炭的销售收入占其总收入的比重不断下降,但煤炭仍是其效益最好的一部分。另外,济宁还于2009年专门组建了济宁能源发展集团,把地方性的煤炭企业组合起来,形成合力,也为发展其他产业奠定了规模基础。
“扶持”涉及面更广
《报告》还就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表述进行了修改,提出全面落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完善服务体系,破解资金瓶颈,对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由“积极发展”改为“扶持”,着重抓好140个重点镇的产业集群建设。
山东社科院副院长、中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导报特约评论员曲永义20日对导报记者表示,“积极发展”一般意味着从无到有的发展,但“扶持”涉及的面更广,既包括现有的中小企业要发展得更好,还包括了发展新的中小企业,并且还意味着资金和政策的倾力支持。
曲永义表示,中小企业有其发展的优势,如船小好调头、吸纳大量劳动力就业等,但也有其劣势,比如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企业竞争力不足,资金、技术、人才等问题凸显等。
山东近年来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从2002年到2010年,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由29.1%提高到42.8%。去年8月8日,又召开全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大会,出台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45条意见。
今年省“两会”期间,省政协委员亓久平在提案中表示,我省中小企业主要面临六大困境:招工、融资难;准入门槛高;税费负担重;企业利润薄;转型压力大;发展环境差。
曲永义表示,融资难是不少中小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近年来政府也在想方设法解决这一问题,一些银行还专门成立了为中小企业贷款的业务部门。但他认为,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关键是要建立融资服务体系和信用担保体系。
除以上修订,导报记者还注意到,《报告》新增了“做好退伍军人就业安置工作”、“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等内容,并对部分文字作了技术性改动,相关表述更加细化,内容更加务实,体现了《报告》的严谨性。
有话直说
经济导报评论员 兰恒敏
《政府工作报告》对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支持很及时。我们只想“强调”一点:资源型城市在日子好过的时候,应该利用富裕资金加大对环保、社保、医疗等的投入,不要等到未来资源枯竭后,留下穷山恶水和一大堆困难职工。
县域发展非常重要。国家有东、中、西产业转移和布局,每个省市又有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问题。省会城市因环境、交通等容量有限不宜再盲目扩大,乡镇因人口、工业基础落差较大不宜铺新摊子,能够“承上启下”的县域经济正是适合大发展的时候。现在许多农民工愿意留在当地县城打工而不愿意到大城市,实际已经给我们发出了明确的信号:县域经济的比较优势正在迅速提升,放手干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