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祥县从今年起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八大重点工程,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全面提升农业农村整体发展水平,加快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
实施农民增收致富工程。嘉祥县重点高标准规划建设机场路两侧、338线北部、高速公路入口周边、嘉金线西侧四大现代农业示范方,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粮食单产,到2013年粮食总产达到20亿斤以上。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打造济宁农副产品供应基地。拓展发展八大特色种植业基地,大力发展标准化蔬菜和食用菌生产。实施养殖业“退村进区”工程,建设黄垓牛羊养殖等100个标准化生态养殖场,着力培育紫皮大蒜、嘉祥白菊、细毛长山药等特色农业品牌。探索建立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与农民三方之间的紧凑型利益联结机制。实行农民免费培训,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通过多方开拓农民增收新渠道,增加农民生产性、经营性、工资性、财产性、转移性收入。
实施农村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嘉祥县强化河道治理,年内完成护山引河、前进河、赵王河治理工程;实施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3年内完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1800项,彻底解决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卡脖子问题。抓好金屯灌区二期等大中型灌区建设;治理滨湖涝洼地面积30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6万亩,对农村饮水安全升级改造,新建2处标准供水站,建立健全县乡供水协会和村级用水协会。实现县城区与周边乡村供水同源、同网、同质。
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嘉祥县加大资金投入,坚强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农村环境卫生治理长效机制,形成城乡一体化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格局。集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每年30%以上的村达到“硬化、绿化、净化、亮化、美化五化”标准。全面推行“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垃圾处理模式,实现城乡垃圾日产日清。按照人口规模,配备村级专职保洁员,建立乡镇专职环卫保洁队伍。建立农村环卫经费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和经营性单位垃圾清理市场化机制。
实施城乡大绿化工程。嘉祥深入实施城区绿化美化、南部山区荒山绿化、绿色通道建设、镇村绿化、经济林基地和农田林网建设六大工程,计划3年新建生态林7.5万亩,新建完善林网20万亩,建设6个新型绿化示范乡镇、100个绿化示范村。全面推进南部山区生态治理,完成13座荒山绿化和2座山头的生态修复治理,建设4个山坡梯田特色生态园区。2013年森林覆盖率达到35%。
实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危房改造工程。突出城中城郊村、镇中镇边村、经济强村、园中村、压煤搬迁村五个重点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今年抓好9个新型农村社区示范点和农村新居建设,完成8000户农村住房建设。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配套,改善社区居民居住环境。
实施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嘉祥县实施“村村通”向“网络化”、“村内通”延伸工程,计划3年投资1.5亿元新修改造农村公路348公里,建立县、乡、村、养护人“四位一体”的公路养护长效机制。以争创全市新农村电气化县为目标,建成电气化乡镇2个,电气化村120个。实施村村通自来水入户入室改造工程,3年内全县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加快农村信息化网络建设,拓展“物联网”涉农服务,搭建农业数字化、信息化职能服务平台。
实施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程。嘉祥把“增收致富、生态绿化、村容村貌、计划生育、社会治安”作为主要指标,在全县农村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村创建和评选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广泛开展“城乡文明结对共建”和“星级文明户”、“文明新用户”等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加强乡镇综合文体中心建设,2013年实现村村有文体活动场所。
实施农村基层组织先锋工程。嘉祥县以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为重点,实施“百点示范工程”,加大难点村治理力度,2013年全县80%以上的村级党组织达到“五个好”要求,全面消除软弱瘫痪村班子。探索建立“五位一体”农村社区工作格局。深化农村党员分类承诺制,发挥县乡机关党员干部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作用,促进基层党建上台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