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获悉,2011年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非住院补偿标准有所提高,其中,慢病补偿起付线为200元,起付线以上补偿比例为40%,全年累计封顶线为3000元。特殊病种起付线为400元,费用比照同级医院住院补偿执行。中药饮片和中医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非药物非手术疗法,被入县、乡两级定点医疗机构门诊报销范围。
据了解,慢性病补偿包括高血压(Ⅱ期)、心脏病并发心功能不全、脑出血及脑梗塞恢复期、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及肺心病、癫痫、肝豆状核变性、失代偿期肝硬化、饮食控制无效糖尿病、慢性肾炎、帕金森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椎间盘突出、慢性盆腔炎及附件炎、结核病、精神病。
慢性病应由县级新农合经办机构组织专家鉴定或先期病历核查认定。慢性病患者自愿选择一家县级及以上定点医疗机构治疗慢性病,并在其选择的定点医疗机构或县级新农合经办机构进行补偿,起付线为200元,起付线以下费用按照门诊补偿比例予以补偿,起付线以上补偿比例为40%,全年累计封顶线为3000元。资金从门诊统筹基金中支出。
恶性肿瘤放化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器官移植抗排治疗等特殊病种的大额门诊治疗费用比照同级医院住院补偿执行。特殊病种患者自愿选择一家县级及以上定点医疗机构治疗,并在其选择的定点医疗机构或县级新农合经办机构进行补偿,起付线为400元,费用比照同级医院住院补偿执行。全年累计封顶线为5000元。慢性肾功能不全透析治疗、白血病大额门诊治疗费用比照同级医院住院补偿执行,起付线为400元,全年累计封顶线为5万元。以上资金从门诊统筹基金中支出。
中药饮片,包括院内中药制剂和中医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非药物非手术疗法,纳入县、乡两级定点医疗机构门诊报销范围,参照同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报销比例予以补偿。
门诊统筹一般在新农合一级和村级定点医疗机构补偿,2011年开始实行新农合门诊费用补偿总额预付支付方式改革,对村卫生室开展的基本医疗服务按照总额预付的方式给予补偿。各县、市、区要制定总额预付的拨付办法,根据村卫生室的服务人次和次均补偿费用预拨补偿资金,可以每月拨付或者年初一次性预拨,结余部分可以结转至下一个年度。(记者 周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