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济宁讯(通讯员 高春梅)今年是全民义务植树30周年,也是推进“森林城市 生态乡村”建设的关键一年,市绿委会、市林业局抓住3.12全国植树节有利时机,精心策划,周密安排,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把全市的春季造林绿化工作推向了高潮,据不完全统计,植树节前后全民义务植树30万株。
广泛宣传发动。通过下发《创先争优、绿化兖州植树造林系列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在《今日兖州》发表市领导《植树造林建设森林城市生态乡村》的署名文章,印制悬挂标语口号300余幅,号召全市人民积极参与到植树绿化活动中;制订出台了《创先争优,绿化兖州党政机关班干部集中义务植树的意见》、《2011年林业局工作要点及责任分工》、《关于成立林业工作督导组的通知》等,推动造林绿化工作的顺利开展。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镇街负责所属地域的造林绿化工作,层层分解任务,把责任落实到岗、到人,层层发动,掀起春季植树造林高潮。
搞好示范带动。一是争做创先争优标兵,机关干部带头植树。3月12日,兖州市六大班子领导、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市林业局全体工作人员到漕河镇长防林项目区与漕河镇机关干部等300余人参加了义务植树活动,共植树3000多株,党政机关干部多次到多个植树现场义务植树。二是示范点建设。大力实施四旁植树、庭院绿化、广场绿地建设,动员各部门建设“共青林”“三八林”“婚庆林”“爱心林”等多种形式纪念林、认养林和义务植树基地。重点抓了50个绿化样板示范点建设,以绿委会的名义制订印发了示范点建设标准,各示范单位根据标准推进绿化建设。三是标准点建设。按照高标准规划,精细化操作原则,完善河道绿化33公里;农田林网180公里,植树20万株;新建苗木产业基地4000亩。
选好绿化载体。以农业开发、小农水开发为依托,在沟、路、渠按一路二行的标准统一栽植防护林5000亩;在社区、企业、单位、广场绿地积极开展植树认养活动,拓宽全民义务植树的内容,确保树苗成活率;以镇街护林员为主,在植树中严把苗木关、挖坑关、栽植关,打造一支会技术懂管护的专业队伍。
抓好政策推动。一是积极探索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林权抵押贷款贴息和林业政策性保险机制。二是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增加对公益性、社会性林业工程和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的扶持。三是加大造林绿化和林业产业项目扶持力度。对日东高速新建绿色通道用地按实际占耕地面积,前三年市财政支付农户补偿款每亩分别为500元、400元、300元;对城市规划区以外新连片发展200亩以上的速生林、经济林、苗木花卉基地,经市验收合格后,速生林、经济林基地市财政每亩奖励100元,苗木花卉基地市财政每亩奖励150元;对林下散养畜禽(鸡、鸭)达到1万只以上的,每只奖励0.5元,林下种养食用菌达到1万棒(袋)以上的,每棒(袋)奖励0.2元;对达到规划建设标准的林产品市场交易服务中心的镇街,奖励20万元;对林产品认证的实行奖励,凡新获得无公害果品、绿色果品等认证的一次性奖励5000元。美国白蛾防治投入资金600万元,护林员补助60万元,春季造林活动经费300万元。四是搞好技术服务和指导工作,市、镇两级林业部门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基层对林农进行面对面的技术指导和服务,严把栽植技术关,较好地保证了栽植质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