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让老百姓得到更好、更快捷、更严格的院前急救服务,济宁市各级卫生部门将按照每10万人口设置一处急救站,缩短院前急救服务半径。同时,清理整顿“120”以外的急救号码,并实现所有院前急救人员持证上岗。
每10万人有一个急救站
2011年,济宁市将按照每10万人口设置一处急救站,每5万人口配备一部急救车的规划目标,在急救站较少的县区乡镇增设急救站点,缩短院前急救服务半径,并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级医疗机构以派驻方式在乡镇卫生院设立急救点,共同承担所在地的院前急救工作任务。
各急救站要合理设置业务用房,配足急救车辆,配齐急救设备,配强急救人员。急救车专车专用,急救人员相对固定,全天候处于应急状态,防止值班人员少、急救车辆少,紧急时刻不能及时出车的情况发生。所有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急救站至少要配备一辆监护型救护车。
清理“120”以外急救号码
清理整顿“120”特服号码以外的急救电话,任何单位对外宣布的120号码以外的急救电话一律撤销,保证“120”急救电话的唯一、安全和畅通。未经审批,任何机构、组织、个人等不得使用“紧急救援中心”、“急救中心(站)”的名称,从事院前急救工作。对擅自从事院前急救工作,造成严重后果的医疗机构,要坚决严肃查处,并追究单位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实现所有院前急救人员持证上岗
年内将再举办1至2期院前急救技能培训班,强化调度员普通话、地理地图、急救常识以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培训,使调度员熟练掌握工作技巧,以最快的速度调派急救车辆,安排中心调度员到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急救站实践锻练,通过参与急救站调度值班,跟随急救车到现场,体验急救站工作生活,熟悉济宁城区及周边地理地标位置,提高120急救指挥调度工作的准确性。
院内急救水平也要提高
急诊科应与医院级别、功能和任务相适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要急救诊疗,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或推诿急诊患者。
急诊科在应对突发事件、实施重大抢救时,应当及时报告医院相关部门,启动相应的处置程序,适当选择具备特殊专业救治条件和专家队伍的医疗机构作为定点医院,保证化学中毒、核辐射、爆炸、交通事故等特殊公共事件的医疗急救需求。(记者 周远 通讯员 万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