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济宁讯(通讯员 刘琳)小孟镇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结合实际,以办好为民“十件实事”为载体,以“发展经济、优化服务、服务群众、致富群众”为主要内容,扎实开展农村六大重点工程建设,让创先争优的春风暖在群众的心坎上。
2011年,该镇承诺的为民十件实事是:投资430万元,实施中心小学教学楼工程;投资380万元,实施中心幼儿园教学楼工程;健全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100%;投资168万元,对二村至梅营4.2公里路段进行维修改造;启用投资120万元的社区服务中心;推进35千伏小孟变电站建设,实现供电运行;完成电子监控全覆盖民安工程建设;完成镇中心公园建设;实施“清洁家园”工程,改善群众人居环境;推进1万亩良种繁育基地和高产示范方项目。
通过创先争优活动,着力解决教育、养老、环境、安全、增收等一系列民生问题,使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努力在关注和保障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上实现新突破。
改善民居,打赢镇村环境综合整治硬仗。该镇认真贯彻落实全市深化创先争优活动暨推进农村六大重点工程建设动员大会精神,组织各村支部书记、包村干部,专程赴邹城进行参观考察,借鉴典型做法和经验。召开动员大会,全面安排任务,迅速打响镇村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全镇上下围绕村、单位、公路沿线环境和垃圾处理、绿化管护等整治重点,狠下功夫,从快从严,抓好重点区域、重点地段、重点部位的整治,以点带面、快速推进,做到真干、实干、大干、快干,使“清洁家园行动”取得明显效果。同时,组织中学生、机关干部利用植树节栽植树苗1万余株。对河庄路进行了维修改造,加强了镇驻地及五条主干道的硬化、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建设。
改善民生,提升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加大教育投入,改善教育教学环境,继续推进规范化学校和示范校建设。启动中心小学教学楼建设工程,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确保全镇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大力加强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实现计划生育工作争先进位。3月份,该镇春季计划生育集中活动已经拉开了帷幕。镇卫生院及时转变角色,提供优质服务,为每户居民建立了健康档案,医生走村入户了解居民健康状况、定期检查,实现了科学化管理和便捷化服务。全镇实现了新农合全覆盖,新农保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截止到2010年,已有5383名适龄老人领取了养老金。积极推进镇综合文化站、村级文化大院、农家书屋建设。该镇有四个村的“秧歌队”、“腰鼓队”常年活动,在此基础上,今年将稳定发展民间艺术表演队伍5支以上。加强村级健身活动场所建设,年内将新建健身活动场所6处。
化解民忧,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做好对贫困、残疾、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的摸底排查,完善低保对象的动态管理;强化敬老院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管理服务水平。着力解决土地承包、流转等涉地问题,严格落实“村章镇管”,认真兑现与群众相关的各项补助优惠政策,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加大农资产品打假力度,积极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切实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
优化民风,提升镇村文明水平。该镇着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好儿女”、“好婆媳”、“好夫妻”“星级文明户”和“文明信用户”等创评活动。号召“党员家庭户”积极带动群众参与“文明街巷”、“卫生胡同”等评比活动,参与“清洁文明行动”,实现“挂牌亮身份、公开做承诺、行为当表率”。村“两委”带动全村党员群众积极加入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中,全面提升文明素质,倡导道德风尚。
确保民安,提升社会稳定水平。该镇以“平安创建”活动为载体,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综治工作的重点,结合“六五”普法规划,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司法所积极协调开展“送法下乡”、“六五普法”知识普及活动。小孟司法所被评为2010年度“济宁市示范司法所”,开设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室、人民调解工作室、法律援助窗口、法律服务窗口,实现了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各村都配备三名专职人民调解员,及时排查、化解本村的民事纠纷。同时,健全完善了镇综治维稳中心,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信访办、民政办、工贸办合署办公,加大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力求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确保了“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到位、第一时间处结”。扎实推进电子监控全覆盖民安工程,3月初,该镇联合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教委、团委、工商所等部门组成检查组,对全镇各中小学、幼儿园开展了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强化对中小学、幼儿园的安全防范。
十件实事,是数据,更是目标;办好实事,是压力,更是责任;为民实事,是承诺,更是动力!小孟人在创先争优的赛道上,正以高昂的热情、奋发的干劲、勇往直前的信心,为全镇各项事业的发展加足马力,立足岗位作奉献,科学发展当先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