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济宁讯(通讯员 刘曾军 焦玉华 孙艳)为加强镇村环境卫生管理,实现环境卫生面貌新提升,香城镇紧紧围绕“深化拓展、强化监管、巩固提升”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深化整治范围,完善管理机制,不断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在环境卫生管理上取得了新突破,在保洁质量上取得了新成效。
加强宣传教育,从“源头”上抓整治。为提高群众的环境卫生意识,该镇在全镇开展环境卫生“进校园、进家庭”活动,通过小手拉大手,广泛发动群众,切实提升环保意识。同时,把农户“门前三包”责任制纳入各村村规民约之中,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良好风气,养成不乱倒垃圾、不乱扔垃圾、各扫“门前雪”的良好习惯。该镇逐步了实现突击抓变为长期管、集中治理变为日常规范、强制整改变为自觉遵守。
拓展整治范围,从“重点”上抓整治。香城镇在环卫管理工作中,把背街小巷的管理作为环境卫生整治的重点来抓。在巩固提高镇村主要街道整治标准的基础上,把整治重点放在背街小巷的改造上,清理“三堆”,砌垒残墙断臂,彻底消除卫生死角和管理盲区。不断拓宽保洁领域,做到“四延伸”,即由地面保洁向路沟河保洁延伸、由主干道保洁向背街小巷保洁延伸、由地面保洁向墙面保洁延伸、由农户门外保洁向农户庭院保洁延伸。
加快基础建设,从“投入”上抓整治。继续实施镇驻地环境卫生提升工程,完成镇驻地龙山路、南外环路等道路拓宽改造工程,实现镇驻地硬化、绿化、亮化全覆盖。投资80万元,在香城驻地和王村驻地建设两处压缩垃圾中转站,购置两部专用垃圾清运车,健全垃圾清运和处理机制,实现公共设施共建共享,逐步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实施村庄美化工程,利用当前春季植树造林的大好时机,发动群众在房前屋后增绿增花、见缝插绿,加快镇村道路绿化配套,抓好闲置河堰、公共绿地建设,进一步优化镇村生态环境。
多措整治难点,从“关键”上抓整治。香城镇将把寻找解决关键问题、难点问题的有效途径,贯穿于环境卫生整治的全过程。通过动员有钱大户、企业老板购买大型秸秆还田机,还田一部分;发挥圣地源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大型沼气池和全镇600多个沼气池的作用,转化一部分;积极与邹城市奔奔养牛场加强合作,秸秆消化一部分;与杨桃村食用菌生产基地、山东集盛食品食用菌生产及加工企业达成长期合作协议,食用菌生产利用一部分;扶持壮大付邱村秸秆打捆企业,打捆销售一部分。对于不能利用机械的山区村,由村集体统一划定区域,集中堆放一部分。有效解决了秸秆进村、乱堆乱放等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中的关键问题、难点问题。
加强监管考核,从“长效”上抓整治。香城镇不断调整充实城管协管员和保洁员队伍,采取政府拿一点、村级拿一点的方式,提高协管员和保洁员报酬,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明确了各种职责,做到有专人管环境,专职队伍抓环境,专业保洁保环境。强化督导保障,把环境卫生列为党委政府的重点督察内容,定期督查,定期分析,定期通报。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将对保洁员的监督与包管区领导、管区书记、支部书记绩效考核挂钩,实现环卫一条线、考核奖惩一大片的管理模式,使上下各级做到各尽其职、各司其职,相互监督、相互督促,保证整个环卫体制健康有序开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