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济宁市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房地产市场的红火,地产中介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地快速发展起来。但在繁荣的房地产中介市场的背后,也不乏一些为了牟取利益而使用不正当手段的“黑中介”亟待整顿规范。
一间十几平米的门面房,一张桌子,一台电脑,一块黑板,一个什么手续与证件都没有的“黑中介”就可以堂而皇之地营业了。这些“黑中介”到底谁来监管呢?有没有相应的政策来制约?
中介遍地开花
3月23日,记者在市区一些小区走访,发现很多小区内都几乎五步就有一个中介信息所。在市区红星小区主道上,记者数了数,一共有8家这样的小型房产中介所。几张桌子几台电脑,加上随意聘用业务人员,如此低的行业门槛使得房产中介公司遍地开张、无处不在。甚至有的美发店或者小卖部门前挂起一张密密麻麻写着房产信息的黑板就兼职干起了中介。尤其是一些比较老的小区,因为地段好,居住人口多,这样的中介所更多。
这些中介所虽然密密麻麻,但生意却还是不错的,一家中介所的老板说,现在租房一族特别多,基本上一套房源出来后,半天功夫就没了。
房屋中介是服务性很强的行业,售后服务要求极高。然而在需求大,房源少的情况下,一些“黑中介”却抱着“赚一笔算一笔”的态度,很少为消费者提供全程的服务。有的用假房源骗钱,有些提供的是报纸上很早发布的旧房源,导致不少消费者来回跑,浪费了许多金钱和时间。甚至有些“黑中介”采取“游击战”的方式,打一枪换一店,实行恶意欺骗。
不规范“合同”无法律效力
还有一些中介所和租房者签订的合同不规范,根本就没有任何法律效力。记者在数个中介所看到,中介所人员直接从网上下载表格,然后稍作变动就变成了一份合同。合同不规范,一旦出现纠份,租住双方的权益都无法保障。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不但人们对中介机构的服务上有看法,而且对他们胡乱收费也很不满意。其实,有关房屋中介收费的标准,建设部等部委早在1996年出台的《关于房地产中介收费的通知》中,就对房屋中介收费作了明确的规定。但实际上,许多房屋中介机构都是随行就市,自定价格。据了解,现在的房产中介市场看房费是20元,中介收取费是第一个月房租的一半,也就是说,租个1000元的房子,要付给中介所500元。有的中介机构还声称如客户对房源不满意,可以退还中介费。可事实上,当真的发生客户不满意房源的情况时,中介机构会以种种理由拒绝给客户退款。
大多数中介公司不具备相应条件
二手房中介的门槛普遍不高,是造成中介不规范的一个原因。
一家正规的中介所应具备:三名取得房产经纪人资格的工作人员、固定的营业场所、注册资金10万元。另外还需要在房管部门备案,而目前我市有备案记录的中介所只有20多家。大部分中介所只是租个店面,摆几张桌子,买几部电话、几台电脑,挂些房源、雇几个人就可以营业了。
另外,房产中介行业相应的法律法规都很不健全,消费者和中介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也使得一些不良中介有机可乘。
中介管理办法四月将出台
房地产中介机构作为房地产流通领域的生力军,在住宅消费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出台的 《房地产经纪管理办法》,将于今年4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第一个专门规范房地产经纪行为的部门规章,其中明确了房地产经纪机构和个人不得从事赚取差价协助签订“阴阳合同”,为不符合交易条件和禁止交易的房屋提供经济服务等违法违规行为。
据了解,我市有关部门正在进行软件系统(网上监管)的开发,下一步将结合国家出台的《房地产经纪管理办法》对中介进行规范,使中介机构逐步向规范化、大型化发展。同时,有关部门也建议市民,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该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为自己维权,这样对于规范中介市场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如何识别规范中介
市民该如何识别规范中介?可通过五要素来判断。规范中介必须悬挂营业执照、执业经纪人服务证、执业经纪人签署的租售信息、执业经纪人居间或代理服务的服务内容和佣金标准、消费者申(投)诉电话;使用经纪合同示范文本和租售信息示范表。
相关连接:
济宁城区90%以上的房产中介不具有备案条件
济宁:三十余万元换来五把假钥匙 购房人傻眼中介玩起“躲猫猫”
买房隐瞒中介私下交易被发现 买主赔万元违约金
假房源假房东中介“假货”多 租房者很受伤
更多济宁房产信息:济宁房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