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圣城济宁消息网讯 任城经济开发区大力实行了“科技兴区”战略,增进了开发区(接庄镇)加速崛起、跨越发展。区镇合一以来,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新上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税收总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加率分辨为75.4%、79.3%、39%、14.5%。在宏大优势的带动下,开发区目前已入驻企业305家,总投资231亿元,实现范围工业年增加值122.9亿元。
创新体制机制,激发“科技兴区”新活力。区镇合一后,明白了“全市一流、全省争先”的奋斗目标,按照建设现代工业新城的定位,确立了以“科技兴区”为突破口,合写跨越发展新篇章的总体思路。按照“小政府、大服务”和精简、效能原则,建立健全了开发区招商局、经济发展局、社会事业管理局、党群办公室、群众工作办公室等“五局四办”内设机构,把全员干部和市直、区直部门下放的权利统一整合纳入了“五局四办”。
加大资金投入,搭建“科技兴区”新平台。总投资1亿元,可入孵60余家科技型企业的科技创业孵化园暨生产力增进中心、总投资1亿元,占地600亩的创业园和总投资6000万元集孵化企业、创业服务、人才培训、科学技巧交换为一体的多功效服务的科技创新大厦计划设计均已完成,年底即可建成投入应用。目前,开发区现拥有30个国家级高新技巧企业等项目,每年拿出500多万元重奖功劳企业,并广泛推行企业保姆式服务。
大幅拉开发展框架,优化“科技兴区”新环境。2008年以来,先后投资3300多万元,委托上海复旦、香港贝尔高林、新加坡邦城等著名计划设计单位,对辖区总规、控规、详规和产业基地、工业园区以及城市、社区等均作出了高标准的科学计划。投资10亿元,利用指挥部体制,全力推动了开发区“八路三桥和廖沟河景观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开发区“九通一平”面积已由本来的5平方公里扩大到18平方公里。大力实行了投资7000多万元的济邹路升级改革工程。开发区8万吨污水处理厂、11万伏变电站改革升级和供热供气等水、电、气、暖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推动。
建立龙头产业基地,打造“科技兴区”新优势。集中建设机械制作、医药健康、新材料、新能源四大产业基地,其中,机械制作、医药健康两大产业已聚优成势。在机械制作方面,目前各类机械加工企业已发展到86家,产品涉及1000多个品种,2009年,该产业集群产值已达73亿元,被济宁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济宁市首批特点产业镇”称号。在医药健康方面,集中打造孔圣医药健康产业基地,目前,520亩的医药物流园区是全省最大、也是苏、鲁、豫、皖交界处最大的医药物流园区,健康产业基地目前已有总投资5亿元的山东方健制药项目正在建设。 (宋乾 王保国 张南 陈磊)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