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济宁市确定“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目标。目标指出按照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战略要求,建立完善济宁特色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在优势产业领域形成国内领先的技术水平,打造鲁西南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和产业化基地,科技综合实力进入山东省第一方阵,成为全省创新发展网络的关键节点城市。
“十二五”期间,济宁市将重点部署七方面科技创新任务。一是实施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工程;二是突破四大千亿级支柱产业关键技术;三是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三大传统优势产业;四是大力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五是提升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进步;六是促进科技服务业快速发展;七是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济宁市为确保“十二五”科技规划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安排了7个方面的保障措施,包括:一是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创新环境;二是加大科技投入,全面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系;三是完善人才评价使用机制,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四是加强科技合作与交流,推动创新资源向我市集聚;五是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全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六是有力推动创新文化建设,做好科技宣传普及工作;七是强化组织领导,健全科技工作绩效考核体系。
济宁市人民政府正式印发《济宁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根据济宁市转方式、调结构、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实际需要,立足主导优势产业,创新性的提出了“十二五”时期济宁市五大产业技术发展路线图:济宁市新能源产业技术发展路线图、济宁市新材料产业技术发展路线图、济宁市新医药及生物产业技术发展路线图、济宁市新一代信息产业技术发展路线图和济宁市节能环保产业技术发展路线图。路线图体现了我市“十二五”时期的创新培育重点,明确提出了各新兴产业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的目标和时限,在具体环节上实施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