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时节,槐花吐香,柳絮飘零。当笔者穿行在金乡县乡村的大街小巷时,感受到的却是浓浓的法制宣传气息,一个个崭新的法制宣传栏,一幅幅法制宣传标语,一首首法制宣传打油诗,向人展示着该县“法律进乡村”活动的丰硕成果。

“小小宣传栏,普法大阵地”
“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农村居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金乡街道周桥社区的周大爷站在宣传栏前轻声的念着法律条文,身旁的几个年轻人也在认真地阅读着。闲暇之余,在周桥社区内总能看到这样热闹的场景,社区群众常说,法制宣传栏虽小但却是我们学法的大阵地。近年来,金乡街道以开展“法治建设年”活动为契机,针对社区群众学法用法的实际,精心打造百米法制长廊。选取一些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普法内容,如严禁酒后驾车、普法“打油诗”、反邪教、劳动合同、妇女权益保护、老年人权益保护、未成年人保护等法律法规,精心制作法制宣传版面,使群众足不出户就能饱享丰盛的法律大餐。据了解,该县已在全县70多个多个村居、社区建造了高规格法制长廊,并逐步扩大覆盖面。

“法律“三字经”,通俗又易懂”
“生育观 应端正 欲生育 先办证----”,“义教法 款明确 六七岁 必上学-----”,“残疾人 受保护 全社会 多关注------”。在兴隆乡徐寨村和化雨乡北苏村法制宣传一条街的墙壁上,到处可见通俗易懂的法律“三字经”。为丰富“法律进乡村”活动形式,该县司法行政部门以实施农村六大工程为契机,结合乡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在每个乡镇选取一到两个村,建设高规格法制一条街。生冷的法律条文既难懂又难记,而将群众常用的法律法规改编成朗朗上口的“法律三字经”,做到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寓教于乐,既美化了村居环境,又愉悦了群众身心,提升了群众法律素质。象这样高规格的法制一条街,近年来该县已创建40余处。同时,该县不断深化法制理念,注重法制文化建设,利用农闲季节,面向全县13处乡镇(街道)村居、社区定期开展“法制电影展映月”、“法制文艺村村演”、“法律下乡赶大集”等丰富多彩地活动,不断陶冶群众的法制情操,切实营造农村良好的法制文化环境。
一本小册子,外出指南针
近年来,该县劳务经济方兴未艾,劳务输出已成为富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一些外出农民工在务工期间常遭遇延长劳动时间、限制人身自由、乱罚款、拖欠克扣工资、人身伤害赔偿等问题。时常忍辱受欺骗,含泪还乡。为充分发挥法律服务职能,积极扶助弱势群体,切实为农民工维权解忧。该县司法局针对农民工弱势群体实施法律援助“绿色双卡制”。向全县每个行政村发放“便民服务手册”,利用农民工集中外出及返乡的有利时机,及时发放“法律援助绿卡”,针对农民工开通快速、便捷的法律援助“绿色通道”。针对农民工常用的法律法规编印《农民工维权一本通》,内容涉及《宪法》、《劳动法》、《合同法》、《民法通则》、《工伤保险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法律援助条例》等农民工应知、适用、急需的法律常识。记得肖云镇李白村村民李占平接过这本小册子时,高兴的一时合不拢嘴,激动地说:“太谢谢你们了,感谢你们为我们这些外出务工人员送来了‘尚方宝剑’,今年打工再有人欺负我们,我们可要和他们好好的‘亮剑’了”。 仅今年春节期间,发放“法律援助绿卡”7900余份,发放“便民服务手册”900余册,发放《农民工维权一本通》1500余册。

谁英雄,谁好汉,干群学法比比看
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制保障,深化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提高农村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营造干群学法、用法、守法、护法的良好氛围。为营造风清气正、和谐稳定的村“两委”换届环境,引导村民依法行使法律所赋予的权利,提高群众的法律素质和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积极性,选拔业务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司法行政干部、律师组建村委换届选举专题法律宣讲团,深入乡镇(街道)就换届工作中的法律法规、操作规程、往届案例对广大机关干部、村干部进行专题培训,营造村“两委”换届选举浓厚法制氛围。大力推进民主法制示范村居建设,全县选取85个村居作为法制村居示范点,做到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全面推进。并对“民主法治村居(社区)”实行动态管理,对不能保持标准的及时摘牌。以司发所为培训阵地,对村级调解员定期进行培训,充实“法律明白人”队伍,不断健全完善村民学法用法长效机制,提升民主自治管理能力,融洽干群关系。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法律进乡村”活动的扎实开展,切实维护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实施农村六大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坚实的法制保障,近距离地展示了该县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累累硕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