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今年6月份京沪高铁正式通车为标志和起点,我国环渤海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圈将实现跨区域“握手”,时空距离“缩短”换来了经济要素跨区域的快速流动。京沪高铁开通后,依托新曲阜站,济宁也将步入“高铁时代”。毋庸置疑,这是一次绝好的突围时机。这一时机被圈内人称为“高铁商机”。小到高铁曲阜东站附近的小镇,大到整个曲阜整个济宁,“高铁商机”已然萌动。
周边小镇跃跃欲试
在靠近京沪高铁曲阜东站的曲阜市息陬镇南息陬村,孔子大道的修通,打破了村民们往日的平静。在村里,带有“高铁机遇”、“高铁速度”等字样的条幅随处可见,习惯了耕种打工、安然度日的很多村民们也变得敏感起来。但是,在京沪高铁未开通之前,多数人似乎仍然有些茫然。因为,他们还无法预见到,高铁贯通能给他们带来多少财富……
从孔子文化广场出来,沿孔子大道西行约不到一公里,就到了息陬镇南息陬村。因为是息陬镇的驻地,一条南北走向的小街,上百家商铺鳞次栉比,有服装店、粮油铺、小超市、小饭店,村民们骑着电动车往来于此,有些地方还存着很多积水。从外观上,这里仍是一个乡镇集市的面貌,除了入口处写着“抓高铁机遇”字样的条幅外,还看不出这里的商业格局有什么异动的迹象。
蔡运强,南息陬村村民,7年前开始在小街上摆地摊。现在,他已是一个可容纳百余人同时就餐的餐馆的老板了。11日中午两点,记者在这家餐馆见到蔡运强时,他正在吃午饭,两个菜,一碗酒,显得很惬意。蔡运强告诉记者,他的餐馆在镇上还是有些名气的,原来都是镇里的乡里乡亲来吃饭,高铁车站开建之后,不少施工人员也成了这里的常客。所有的利润里面,单是这些施工人员带来的利润就占了两成多。说到以后,蔡运强说,打算投资一两万块钱,再装修一下门头,改善一下环境,让更多的人来店里吃饭。
在南息陬村的一个粮油店里,店主徐福远在这条小街上做生意已经有很多年了。当记者走进店里的时候,他正在网上查看有关高铁的新闻。“我以前在街上摆摊,后来听说高铁车站建在了村子附近,我就筹钱开了这家门面。”徐福远对记者说,收入不是很多,私下里经常跟村子里的伙计们讨论,想着再筹钱开个公司,做点生意,究竟投资什么,他现在也没有想好。“村民有的是区域优势,但是,没有资金,也没有多少思路,不敢擅自出手。”徐福远认为,单打独斗肯定是不行的,还是要靠大家的力量。
“高铁贯通是千年难逢的好时机。俗话说靠哪吃哪,我们肯定也要抓住这一高铁商机。”息陬镇南息陬村村支部书记孔宪林告诉记者,下一步,村里将拿出钱来对周边的建筑进行整修,绿化美化一下环境。还打算在路边建一些超市、餐馆、酒店之类的服务项目,然后去外边招商引资,共同开发共同受益。“现在,我们已经开始去青岛与几家客商进行洽谈了,项目已经进入实际操作阶段。”孔宪林说。
曲阜欲5年建成一座高铁新城
对于曲阜而言,高铁机遇是一次难得的发展良机。一条长达7.9公里的孔子大道,既是一条京沪高铁的连接线,也将是一条财富大道。根据曲阜市的规划,沿孔子大道将迅速建起一座高铁新城。
本月上旬,在曲阜市,一场盛大的专题城市建设项目推介会在曲阜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上百家地产企业投资人汇聚东方圣城,循着高铁时代的声响前来扣敲财富之门。在曲阜有关部门提供的一份招商项目推介材料中,重点推介的项目主要围绕孔子大道这条中轴线展开,自东向西分别为高铁文化生态城、中央商务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曲阜是孔子故里,我国24座文化名城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对于曲阜而言,旅游人群乃高铁经济的主要动力所在。因此,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曲阜围绕高铁招商引资的重点。”京沪高铁曲阜东站组团综合开发指挥部副指挥刘伟告诉记者,经过两天的参观、接触,已经有十几个企业有了投资意向,曲阜方面将与他们进行进一步洽谈。“我们的目标是,一年成名,3年成形,5年建成一座高铁新城。”刘伟满怀信心地说。
据了解,曲阜东站的周边区域将规划为高铁文化生态城起步区高铁组团。根据规划,该组团东起京沪高铁,西到京台高速,南起日兰高速,北到大沂河沿河快速路,规划总面积5.53平方公里,建设用地面积约3.86平方公里。该区域定位为高铁文化生态城的核心区域,是曲阜东西轴向新的增长极,曲阜城市的副中心。这一区域将重点推进文化教育产业,推广生态环保、节能减排、绿色建筑等创新型技术,发展现代旅游服务业,聚集现代高科技研发和孵化功能的产业,同时重点发展体现儒家文化的房地产业。随后,以该起步区为核心,快速发展一座面积达35万平方公里的高铁文化生态城。
高铁文化生态城以西的区域规划为中央商务区,该区域定位为曲阜的行政办公中心,周边区域用地以行政办公、居住、商业用地、酒店式公寓、文化娱乐为主,目前已有社区阮家村、铁路新村开工建设。沿孔子大道依次向西的区域规划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它南起杏坛路,北到大沂河,东起蓼河,西至规划路,总面积16.1平方公里。作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这里是文化部倾力打造的具有区域性特色,将成为代表国家水准和未来发展方向的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市发改委:
优化产业结构时机到了
高铁将带来双向分流趋势:一方面,总部经济、商务金融将向北京、上海等少数中心城市聚集;另一方面,传统制造业将由这些中心城市向沿线的其他城市扩散。京沪高铁打破了济宁市与两大经济区的交通瓶颈,融入了“3小时经济圈”,全市丰富的煤、电、水、土地、劳动力等资源优势和多年形成的产业体系,为承接产业转移和延伸产业链条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保障条件。
伴随着产业转移而来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以及市场等外来资源,将带动济宁市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提升高新技术产业,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由粗放型向创新型转变。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长三角民间资本异常活跃,据有关专家测算,目前仅温州就有近6000亿的民间资金在流动,京沪高铁的建成将加快长三角民资北进的速度,扩大其有效投资范围。对济宁市招商引资、企业融资是一个利好消息。
旅游部门: 打造“高铁城市游”品牌
高铁贯通后,济宁旅游部门将倾力与济南、泰安“山水圣人旅游联合体”城市,与高铁沿线旅游城市合作,探索旅游景区客源互换、宣传促销资源互享的机制,联手打造“高铁城市游”品牌。围绕京沪高铁开发“乘高铁、游曲阜”系列旅游产品,在分析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全新整合济宁市各类旅游资源,从游客角度策划、串联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和观光朝觐游、孔子修学游、孔府美食游、碑刻书法游览、民俗文化游、生态休闲游等专项旅游产品。
交通部门:
全新的客运体系即将形成
京沪高铁建成后,将促成济宁快速客运干线的进程,一个全新的客运体系即将形成。因煤炭资源丰富,济宁的物流系统较为完善,但人流却相对较为固定,京沪高铁启用后,将一改往日济宁各县市区漩涡状的交通方式,形成直线大干道。京沪高铁就像是一条树干,济宁城区、邹城、兖州等区域建立起的直线大干道如同枝叶。大干道建成后,会迅速建成快速公交,甚至是轻轨也将在不久的将来纳入建设计划,全新的人流客运概念将围绕京沪高铁形成。高铁通车后,济宁换乘质量将得到很大提高,市民在出行工具的选择上也更多样化。(马辉 李蕊)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