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记者在经六路边一个小巷子里发现了一个销售自酿啤酒的小摊。记者看到,在巷口立着一个高两米左右,两人才能环抱的不锈钢酒桶,酒桶的上部落满灰尘,桶壁上贴着“自酿啤酒,1.7元一杯”。
当记者询问这里的自酿啤酒从哪里酿造时,这个摊点的厨师并不知道记者身份,说这里的啤酒根本不是自酿的,而是从某家啤酒厂进的。当记者进一步询问时,却得到了“哪里有什么自酿的,都是进的!”一类不耐烦的回答。
在凤凰山路上,记者看到一家小店铺也打出自酿啤酒的招牌。十平方米不到的店门口竖着一个容量约为1000L的不锈钢啤酒桶,上面标着“自酿啤酒”。“每天差不多能卖大半桶吧,每杯一块七。”老板娘还告诉记者,这啤酒是自己酿造的,但是酿造车间不在店里,酿好后再运到店里。这个小店铺的卫生状况不怎么好。店主表示自己是有生产许可证的,但记者注意到店内并没有悬挂生产许可证和经营许可证,而且店主也没拿出来给记者看。
记者走访了花园路上的两家自助餐厅。其中一家自助餐厅卖自酿啤酒,餐厅里有两个大酒罐,前来接啤酒的顾客反映口感不错。餐厅的卢经理告诉记者,这两个大啤酒罐分别是糖化锅和发酵罐,该餐厅所供应的啤酒是自己酿造的。餐厅的酿酒师介绍,酿造高质量、口感好的扎啤对酿造技术、原料有较高要求。现在一些路边摊所谓自酿扎啤都是小作坊做的,普遍卫生条件差、质量不过关。这些小摊只不过想打出自酿扎啤的招牌招揽顾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