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青岛白沙湾10050套保障性住房集中开建,这是今年以来全国用地规模最大的保障性住房项目.而与以往保障房建设土地由政府划拨不同,这一项目的土地是由三家房地产公司牵头,通过国有土地有偿出让获得的。
青岛市城阳区房产处主任刘丽华介绍,这样一个模式对政府来讲,大大缓解了投资压力,对企业来讲尽管十年之内投资压力比较大,但是作为一个固定资产,持有十年以后,可以按照限价商品房销售,这对企业来讲也是一个利好。"
据了解,这一项目全部建成后,保障房管理将采用先租后售模式,按照公租房政策出租10年后,开发商可以选择继续出租,也可以按限价商品住房价格出售.灵活的开发模式有效调动了房产企业的积极性.
青岛天一仁和置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平不是,通过优秀的管理和精心的管理,在保证质量和项目优秀品质的情况下,能够达到3%到5%的利润空间.
收益稳定,加上各项税费减免,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动申请参与青岛保障房建设.今年青岛市筹措的50亿保障房建设资金中,有43.2亿来自于社会资本,同时财政安排了6.8亿专项补助资金,提取土地出让金的15%用于保障房建设,有效保证了今年22460套保障房任务在六月底前全部顺利开工.
青岛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副局长杜本好说,他们设想,以后(青岛市)公租房的建设主要靠社会力量来投资,这是一个方向性的转变.
目前在山东,政府牵头、社会力量参建保障房的模式已经遍地开花.济南在土地开发中试水"拿地配建保障房"模式,不再以价高论英雄,而以配建保障房多少确定花落谁家.烟台市则规定所有的新建小区都必须配建一定比例的保障房,土地由政府无偿划拨,建成的保障房由政府回购或者销售给低收入人群,这样既解决了保障房建设的土地供应,也提高了开发商的积极性.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李铁岗认为,通过这种形式,不仅能有效增大保障房供应量,而且还可以优化房屋产品供应结构,使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据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最新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山东省新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房超过21万套,已完成全年近七成保障房建设任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