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33”接待劳动者咨询
40余万人次
为贯彻《劳动合同法》,我市举办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劳动法律、法规。市县累计举办宣传活动48场次,出动宣传车辆180台次;设立咨询台开展咨询活动71次;举办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知识电视讲座和知识竞赛2次。这些活动以宣传贯彻《劳动合同法》为主要内容,同时兼顾《劳动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山东省工资支付规定》等法律、法规。
同时,通过“12333”劳动保障热线电话,解答企业和职工群众的疑难问题,提供免费咨询服务,共接待劳动者咨询40余万人次。
并向劳动者发放印有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办公地址、服务项目、政策咨询、投诉举报电话的《便民联系卡》7.6万余份,发放《劳动合同法》、《劳动法律政策手册》等宣传文本10万余册。
对1300余家用人单位进行了劳动合同备案
据了解,我市在巩固国有及其控股、集体、外商投资及合资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将工作重点向民营企业和进城务工人员拓展,在进城务工人员相对集中的建筑、制造、采矿业和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及非公企业,组织人员会同有关部门深入检查指导,努力实现有劳动关系就要签订劳动合同的工作目标。
我市要求用人单位及时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进行劳动合同备案,并将有关信息录入管理系统,实现劳动合同的动态管理。截至目前,我市已对1300余家用人单位、9万名劳动者进行了劳动用工(劳动合同)备案,为及时掌握劳动合同的履行情况,增强劳动关系工作的主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打下基础。
通过劳动保障年度审查和日常检查,加强对劳务派遣工作的管理,确保劳务派遣行为合法规范。目前我市备案的劳务派遣公司10家,劳务派遣职工1.5万人。各派遣公司均能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
三年挽回当事人经济损失2.3亿元
自2008年开始,已连续4年在全市开展了用人单位遵守落实《劳动合同法》情况的专项执法检查。每年第三季度,都安排不少于一个月的时间,对全市用人单位存在的劳动合同方面的突出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执法监察,予以专项整治。仅2010年专项行动,全市主动执法检查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6871户,涉及劳动者16835人,对527户企业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补签劳动合同7015份,补发拖欠劳动者工资48.72万元,取缔违法企业21户。
从今年7月1日开始,我市组织开展了为期40天的专项行动,集中整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不签订劳动合同、不参加养老保险、不执行最低工资标准、违法超时加班等突出违法问题。
三年来,劳动监察机构查处涉及侵害劳动者权益案件3104件,行政处理到位金额3793万元。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受理仲裁案件4841余件,涉及劳动者6740人次,挽回当事人经济损失2.3亿元。
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1562份
我市开展“春暖行动”。针对建筑业、住宿和餐饮业农民工多、劳动合同签订率低的实际情况,我市采取以会代训、上门服务、执法检查、逐户发放劳动合同文本、督促检查等措施,重点加强这些行业的劳动合同管理。我们还印制了劳动合同示范文本,免费提供劳动值使用,全市约4万名建筑、住宿和餐饮业的从业人员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
同时,推进以集体合同实施为主要内容的“彩虹计划”。我市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计划,积极支持企业和工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要约行动”。共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1562份,覆盖企业2332家、职工51万余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