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县人民法院以队伍建设为抓手,创新服务职能,探索走出一条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保驾护航的好路子,不仅成为地方发展的靠山,社会稳定的基石,而且连续五年在全市法院综合考评中高居头名。
责任成为第一审判力
有责任才有力量。这是汶上县人民法院所有干警心中的共识。
山东凤凰纺织集团公司,曾经是汶上经济发展的支柱企业,后因市场等多种因素使该企业负债高达7亿元,处于倒闭状态。这个涉及7000余名职工的大企业进入破产程序后,有的债权人鼓动职工联合上访,过激行为、民情积怨、利益纠纷等矛盾如定时炸弹一样,一触即发,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在进入司法程序的关键环节中,县法院主要领导带领办案人员,冲向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最前沿,他们不分昼夜,连续半月,深入一线,了解情况,分析案情,引导各种矛盾点进入司法程序,依法解决问题。通过艰苦工作,正确引导,使多种复杂难题得到有效解决,依法维护了多方利益。一块“烫手山芋”解决了,换来的是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汶上法院审理的这一破产案,曾在全市乃至全省产生了广泛深刻影响,被全市业内人士称之为“大手笔”,并且为类似案件的审理树立了标杆。
近几年来,汶上法院始终坚持以服务经济加快发展为己任,先后创新制订了《汶上县人民法院关于服务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十条意见》、《关于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见》等,这一系列符合汶上实际的科学举措,都在实践中得到良好反响。
多年来,汶上法院始终坚持以维护群众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群众诉讼提供一切便利。在法院立案信访大厅,配备了接待座椅、诉讼指南、饮水机、老花镜等便民设施,热情接待来诉、来访群众。为切实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法院规定对所有赡养案件一律免除诉讼费用,对老幼病残等特殊群体诉讼案件一律适用减、缓、免诉讼执行费规定。2005年以来,县法院每年减、缓、免诉讼执行费用10余万元,共审结各类案件24437件,依法审执结23985件,结案率98.15%,标的额达23.64亿元,上诉率不到1%。今年春节前后,组织了二次“集中执行兑付大会”,为100余户农民工发放了69万余元的工资款额,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
钢班子带出铁队伍
“以过硬的领导班子带动人,以完善的管理制度规范人,以廉洁的司法文化凝聚人,以良好的学习风气净化人。”这就是汶上法院抓好班子队伍建设的“秘诀”。
近年来,汶上法院把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作为提升审判力的引擎,从制度、民主、
廉政等建设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约法三章”就是他们钢铁纪律的具体表现:“凡是重大工程一律进行规范招标、规范审计;凡是大宗购置一律实行公开招标、政府采购;凡是重大事项一律通过集体研究、民主决策”。“几年来,院党组一直坚守着这些承诺,在院务公开栏里,院党组成员的工作落实情况与普通干警一样被公布出来,得到全体干警的支持和信赖。在中院对基层法院班子的考核中,汶上法院班子连续6年获得全部满意票。
汶上法院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把党建工作和审判执行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开展“调解比武”和争当“工作标兵”、争创“青年文明号”、“优秀党员岗”等活动,大家比学赶超、创先争优,涌现出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优秀法官。全县巾帼十佳王丽萍,全身心投入少年审判工作,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怀感化着失足的未成年犯。乡村法官苑来寅,扎根法庭22年无怨无悔,长期超负荷工作,年均结案300余件,被群众称作“老百姓的贴心人”。
汶上法院始终把人才作为弘法兴院的第一资源,积极为一线干警排忧解难,搭建施展才能的舞台。在院领导的带领下,全院风清气正,全体干警创先争优,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2005年以来,汶上法院21人考取了国家司法资格,11人获得或考取了法律硕士研究生,先后有68个集体、157人次受到县级以上记功和表彰奖励。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