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宗圣曾子故里“回归”平邑》一文在网络上大量转载,看似平息的曾子故里之争再次升级。针对此说,嘉祥立即予以回应:曾庙、曾子墓、南武城遗址等曾子遗迹从古代就在嘉祥,几百年来,曾氏族谱后裔都指认曾子故里就是嘉祥,曾子故里在嘉祥是不争的事实。
争夺名人故里,前已有之。曾子故里是嘉祥,还是平邑,坊间争论的声音好像从来没有停止过。纵观这些争论,不难发现,曾子故里之争是区域竞争的必然结果;时下,打名人牌的目的就是招商引资、发展经济。巨大的经济利益,成功者的示范效应,求发展的迫切愿望,三者结合,导致了对文化资源的争夺。
在曾子故里开展相关文化活动是后人缅怀曾子的一种方式,体现着一个地方古老而深厚的文化积淀。用历史文化遗产来扩大本地区影响,通过适度开发壮大地方经济,无可厚非。然而眼下我们所看到的名人故里之争,往往仅是对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追求,忽视了文化遗产的真正意义,体现出文化内涵的缺失。曾子作为儒家文化一个符号,世界各国学者都在研究,如果我们仅仅出于经济利益考虑,哗众取宠的商业开发,最终只能破坏文化遗产,让那些“假古董”、“假遗产”伤害民族文化。文化创意、文化发展不是通过开发一个古迹、变成一个旅游点就能够解决的,需要在原发性、内生性上面下功夫,找到一个和本地经济文化发展相结合的点。历史文化名人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和文化资源。名人牌要打,但要打得恰当,打出文化精神,并以此创立和营销城市形象、发展文化旅游。名人故里,我们可以争,但不必抢,一家之言,姑妄听之。至于那些存疑的内容,可暂时搁置,不能通过行政手段强下结论。笔者曾多次随来自世界各地的曾氏宗亲前往嘉祥拜曾庙、宗圣墓,能够深刻感受到:曾子故里,对嘉祥而言,不仅仅只是旅游资源或者是经济利益那么简单,更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曾氏血脉的连接。争曾子故里时,不要只盯着它的“好处”,更要看清,“曾子故里”带来的首先是保护的责任和义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