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至6月份,市中区经济发展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超半。这是市中区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跨越崛起主题,加速打造“四心两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取得的出色成绩。
经济转型,重在载体建设。市中区围绕发展第三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谋划了“四大中心”建设。一是着力塑造淮海经济区现代商务商贸中心。该区以实施济宁万达广场等十大城市综合体开发建设为核心,全面推进以太白楼路为主轴的中央商务区建设。目前济宁万达广场综合体项目已拆迁1.1万平方米;森泰御城综合体项目完成投资4.9亿元。二是着力塑造鲁苏豫皖边界地区现代物流中心。该区在大运河以西规划了十余个大型物流园。三是着力塑造鲁南鲁西南地区金融中心。该区编制了红星路金融产业带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大金融专项招商力度和金融项目落地力度。目前,该区有各类金融机构70多家,被推荐为“山东省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模范奖”。四是着力塑造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和济宁地区游客集散中心。该区抢抓京沪高铁机遇,年初规划建设的十大文化旅游集群项目已全面展开。其中,投资4.5亿元、占地513亩的南池文化主题公园,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王母阁、少陵祠、乔羽艺术馆、梁祝爱情博物馆等一批突出文化内涵的标志性建筑正在加快建设,将再现当年“南池荷净”胜景;以运河文化大厦为核心载体,启动文化创意产业科技园规划申报工作,部分文化创意、动漫、影视制作、网站等企业单位陆续入住;规划的10平方公里的运河入湖口湿地,已被批准为省级湿地公园;运河文化特色精品商业街初显雏形。目前,该区“四大中心”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上半年完成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2亿元,增长20.9%,现代服务业成为该区经济发展的最有力支撑。
如果说“四大中心”建设推进了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那么该区的“两区”建设,则为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崛起打下了坚实基础。他们以唐口工业园和观音阁产业园为载体,着力塑造创新型低碳工业示范区,建设济宁工业经济副中心。目前,总投资5亿元的联合纸业30万吨高强瓦楞原纸项目、5.3亿元的济宁鲁鑫集团配套总成基地等项目开工建设,济矿集团海纳科技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也签约进入唐口工业园。该区以农民增收、农业产业优化调整为核心,着力塑造都市型生态农业示范区,大力发展旅游观光农业、休闲体验农业、高效设施农业。目前,陈庄农业科技生态园达到1.5万亩,喻屯甜瓜基地发展到3万亩,富硒大米2万亩等。X5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