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任城区认真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反腐倡廉战略方针,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大力度的反腐倡廉为转型跨越营造了清廉的发展环境,也不断激励着党员干部服务人民、建设家乡的干劲与热情,实现了发展经济与保护干部的有机统一。
绷紧“思想”这根弦
反腐工作不仅要严查腐败行为,也要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源头治腐尤为关键。任城区突出党纪政纪法规教育主题,根据不同教育对象设计不同教育内容,在区直部门单位开展“法纪教育直通车”活动。通过讲廉政课、读廉政书、看廉政片、写廉政文,引导党员干部增强权责意识、法制意识,珍惜党和人民给予的权利,做到有权不搞特权、掌权不谋私利。任城区委常委、纪委书记王业成说:“通过宣讲,把反腐倡廉建设的形势讲透,把存在的问题找准,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目前,“法纪教育直通车”已组织报告会7场,直接受教育达2100余人。许多年轻党员干部表示:“以前认为反腐倡廉是领导的事,对一般干部来说意义不大。现在看来,一般干部位虽低责不轻,也必须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法纪教育直通车”活动是该区注重关口前移、着眼预防在先、警示在先,发挥反腐倡廉教育基础性作用,重点实施的“五个一”工程之一。此外还包括:修订完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充实完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大格局;举办廉洁短信创作大赛,接受原创廉洁短信191条,给党员干部“提神醒脑”;开通“任城清风网”,拓宽廉政教育宣传新渠道;建设廉政教育谈话室“莲心社”,对有轻微违纪行为、不良苗头倾向或群众反映不良的党员干部及时进行谈话教育,做到早提醒、早挽救。如今,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任城区领导干部的“家常便饭”,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如钢筋铁骨般坚不可摧。
把好“作风”这道关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干部作风是最重要的发展环境。任城区每年确定一个主题,在党员干部中开展机关作风暨优化发展环境集中整治月活动。今年3月份,在任城区就掀起了一场以“增强为民意识、争做执行表率”为主题的效能风暴。通过一把手访谈、访农村问需于民、征求企业、个体工商户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干部代表意见三种方式,着重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及影响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46个区直部门公开践诺承诺并实行网上评议,聘请200名优化发展环境监督员,建立248个优化发展环境联系点,设立“优化发展环境曝光台”,完善涉企收费检查备案制度,深化涉企收费“一费制”改革,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同时,集中开展整治“无错不为”现象活动,处理了5个部门8名工作人员的违规行为;执行中层干部轮岗交流制度,20个单位356人通过竞职、竞聘等形式进行了中层人员轮岗交流;完善“政风行风热线”,62个区直部门负责人在线与群众沟通交流,解决热点问题350个;建立“政风行风热线”听评员制度,聘请了15名听评员,加强互动评议,促进政风行风进一步好转。
良好风气的维护离不开一支优秀的纪检监察队伍。该区以“提升学习力、提升创新力、提升执行力”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坚持委局机关、镇、街道纪委和派驻机构三支队伍一起抓,队伍自身建设全面加强。组织26名纪检监察干部到中国纪检监察学院接受纪检监察业务知识培训。努力把纪检监察机关打造成一所学校,倡树发奋学习、比学赶超的学风;打造成一支部队,倡树步调一致、能打硬仗的作风;打造成一个家庭,倡树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氛围。
做好“制度”创新文章
今年是落实中央纪委十七届六次全会精神,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构建惩防体系的关键之年,该区以制度创新推进工作开展。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有效预防基层干部权力失控、行为失范,区纪委围绕农村集体“三资”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深入调研,建章立制。具体来说就是创新“三资”管理模式,完善驻村廉政监督员制度、农村财务委托代理制度、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村级重要经济事项招标采购制度、村级印章监督管理使用制度,实施村集体“三资”管理网络化建设,
实现全方位、全过程“三资”动态管理和服务,取得明显成效。今年全区共有15个村(居)被授予“济宁市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的称号。
通过完善信访工作制度,及时化解信访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采取“定期排查、滚动排查、重点排查、直报排查、专项排查、下访排查”六步预警排查法,对排查出的26个突出信访问题和19条重要信访线索,实行“五定”措施,即“定责任单位、定责任领导、定责任人员、定办理要求、定办理时限”,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规范信访监督行为,实行“三书两谈”制度,对监督对象及时下发“信访反映通知书”、“信访提醒通知书”、“信访整改通知书”,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信访约谈、诫勉谈话,实现处理信访举报和教育、监督干部的有机结合,使没有问题的干部得以申辩和说明,问题较轻的干部得到反省和纠正。
高擎“惩腐”利剑
惩治腐败是预防腐败的重要震慑措施,也是预防腐败的最后一道防线。如何使这道“防线”发挥作用,任城区加强党纪政纪监督检查,把“利剑”指向容易滋生腐败的地方。以依法行政为核心,结合实际,对工程建设、土地出让、矿产开发、“三重”工作、民生保障和环境保护、“三公”消费、村两委换届等关键领域或重点工作开展监督检查,严肃党纪政纪,确保政令畅通、落实到位。对违纪违法行为,坚决查处。办案中,坚守无指标不等于无目标的工作原则,做到稳定数量与提高质量并重、依纪依法与安全文明并重,重点抓好自办案件。2007年至今,共立查案件478起,党政纪处理478人,移送司法机关56人,挽回经济损失3000余万元。2010年至今,共查处自办案件59起,涉及科级干部7人,占案件总数的48%。树立办案“万无一失、一失万无”理念,积极开展依纪依法安全文明办案教育月活动,实行“一案三卡”和“一案三卷”,确保每起案件都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与此同时,注意创新审理方式,建立“聘审制”,从公检法等部门聘请案件审理特邀助审员6名,充分发挥镇、街道案件助审助辩人才库作用,增强案件审理工作的透明度,力争年底实现“千起案件无申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