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能够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做出积极贡献。开发利用地下空间,首先具有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2010年,全省人防工程竣工面积141万平方米,按照每平方米开发成本5000元计算,投资规模为70.5亿元,为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其次,在繁荣发展服务业方面大有作为。全省有260万平方米人防工程作为商业、餐饮等服务业经营场所,提供就业岗位13万多个。第三,在参与城市建设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在获得开发权的同时,投资方往往要承担道路拓宽改造、广场和绿地建设、健身设施修建以及附属市政建设项目等任务,如济南市经十一路、英雄山广场、大众广场、槐荫广场,潍坊市风筝广场、济宁市太白路、临沂市银雀山公园等地下人防工程,均承担了部分城市建设任务,程度不同地缓解了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的资金困难。
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还具有缓解交通拥挤、减少城市大气污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便城市人民生活的作用。大中城市交通难、行路难、停车难的问题较为普遍,而且越来越突出。近些年通过建设人防工程,全省已建有1041个地下停车场581万平方米,停车位17.3万个,地下行人、行车过街通道20个、21万平方米,有效地缓解了“三难”问题。若能普遍实现行人、车辆交通地下立交和地下停车,“三难”问题将大大缓解,再加上地下铁路、商场、餐饮业、服务业、娱乐业的实施,不仅能够较好地解决“三难”,而且将有效解决城市大气和噪音污染,减少交通事故、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便市民生活。
二、建设“地下山东”的有利条件
我省已经具备大规模开发地下空间的经济实力。地下空间开发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发达国家地下空间发展史表明,当人均产值达到500美元时,即具备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条件和实力,超过3000美元时则是开发利用的高潮。2010年底,我省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6000美元,具备了大规模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实力。
我省在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全省人防系统经过深入探讨,充分认识到“两建同步”是增强城市抗毁能力、扩大城市发展空间、提供避灾避难场所的必由之路,是人民政府、责任政府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必须紧紧抓住城镇化进程加快的机遇,千方百计推动人防建设与城市建设同步协调发展。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省政府确定了大力实施“两建同步”战略。2008年,在8个城市开展了“两建同步”试点工作。2008年12月,省政府、省军区在潍坊召开了试点工作现场会,总结推广试点经验。之后,在全省大力推广“两建同步”试点经验。在推广中,一是抓规划编制。要求在规划地上建设时必先搞好人防工程建设规划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目前,17市中已有16个市完成新一轮人防工程规划修编并经市政府批准;15个市完成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编制工作,其中13个市已经市政府批准;91个县中已有81个完成人防工程规划修编。另外,全省编制了200多个片区人防工程修建性详细规划。二是推行报建联审制度。各级人防部门积极与规划、建设、房产、消防等部门协调,把结建防空地下室审批纳入城市建设审批流程。这一制度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结建工作。全省报建防空地下室面积迅猛增长,2007年287万平方米,2008年400万平方米,2009年在世界金融危机影响下仍达到354万平方米,2010年558.5万平方米。三是坚持以建为主。只要不是因地质原因不能建的一律要求依法搞好结建,使缴费面积与结建面积之比大幅降低,“十五”末为7:3,2008年以来为2:8左右。“十一五”期间全省新增防空地下室面积645万平方米,是“十五”期间345万平方米的1.9倍。四是调动社会力量建设人防工程。首先,深化人防产权制度改革,打破人防融资瓶颈制约。与省财政厅联合下发了《山东省人防国有战备固定资产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依法结建的防空地下室产权归国家所有,法定义务外建设的人防工程产权归投资者所有,为开发商投资建设单建人防工程开通了道路。其次,放开人防建设市场,营造社会共建格局。坚持“放活社建、控制自建”,凡是不涉及国家秘密、具有经营效益、社会力量愿意投资的单建式人防工程,人防部门主动让给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再次,搭建融资平台,解决人防建设融资难的问题。省人防办通过招商引资,注册成立了山东宗圣人防工程投资有限公司,目前已融资50亿元,正在多个城市开发建设人防工程项目。潍坊市成立了城市三维空间投资有限公司,2008年融资7亿多元,2009年融资5亿多元,在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第四,充分利用政府招商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2010年5月,我们组织全省人防系统赴香港参加了2010山东经贸周活动,与外商签约地下空间开发合作项目23个,总建筑面积130万平方米,总投资额13.6亿美元。今年参加的香港经贸周活动,签约的人防工程75个、213万平方米、135亿元。近几年来,通过一系列措施,全省利用社会资金投资建设人防地下工程增长势头较猛,增长幅度均在50%以上。目前,全省人防系统在地下空间规划、开发、建设、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实施“地下山东”战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关阅读